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3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99篇
社会学   58篇
统计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31.
利用白城市洮北区气象站提供的白城地区1971~2005年实测气温资料,通过趋势分析的方法,分析研究白城市近35年来的气温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35年来白城地区春季气温变化趋势稳定,但有增暖趋势。夏季气温较高,但气温变化恒定。秋季的气温变化趋势较稳定,秋季每个月的气温波动较小,从9月份到11月份气温逐渐降低。冬季的气温变化趋势较大,有变冷的趋势。春季气温变暖利于延长吉林西部地区农作物的生长季,当地政府可以根据实际变化特点适宜的调整播种期,增加早春耐寒经济作物的种植。  相似文献   
232.
叶峰 《老友》2009,(3):47-47
大凡花草栽培者都有这样的体验:入室盆花冬季易过,春季难养。许多花木遭受冻害,不是在滴水成冰的冬季,而是在气温回升的早春。早春时节,气温极不稳定,时冷时热,尤其当寒潮来  相似文献   
233.
至少有两位科学家已经断言,地球不但已经在走下坡路,而且它在生物学上的全盛时期在几百万年前就已结束。华盛顿大学天体物理学家唐·布朗利和古生物学家彼得·沃德在其刚发表的新著《地球的生存与灭亡》中,根据最近的科学知识提出了一种故意刺激人的悲观设想。他们说,虽然不会有单一的“地球末日”,但它会表现为一系列不可逆转的灭亡:最后一头大象、  相似文献   
234.
陈雪寒 《老年人》2003,(8):52-52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前人练功健身的经验,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例如,在严寒天气下锻炼,能增加机体对寒邪的抵抗力,可预防冬季常见病的发生;而在酷热天气下锻炼,能提高人的耐热能力,使得机体能更好地适应炎热的气候,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但对老年人来说,“夏练三伏”就不太适宜了。众所周知,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人体健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研究表明,当环境气温达到33摄氏度时,人在安静的状态下也会出汗,但尚能保持产热与散热的平衡。如果此时进行体力活动,则出…  相似文献   
235.
夏季气温渐渐增高,应该多吃瓜类蔬菜水果。因为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比其他季节要多,必须及时补充。一谈到水,人们往往会想到开水、矿泉水,其实,蔬菜水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是饮用水所无法比拟的。夏季正是瓜类蔬菜水果上市旺季,它们的共同特  相似文献   
236.
气温作为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探索极端气温与农业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对加速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在测算极端气温指数和农业碳排放的基础上,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极端气温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异质性以及作用渠道。研究表明:极端气温能够显著抑制长江经济带农业碳排放的增长,其中,极端低温影响农业碳排放的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程度单一门槛,即当可吸入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高于45微克/立方米时,极端低温对农业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呈现出边际递减的特征;采用替换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与分样本检验等方式进行再估计,研究结论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极端气温对农业碳排放的抑制效应在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农业发达和中等地区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技术进步是极端气温影响长江经济带农业碳排放的作用渠道。因此,需要以农业技术进步推进农业碳减排,减少农用化学品投入引致的碳排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低碳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37.
寒冷的冬天到了,气温骤降,家庭取暖必不可少。暖气除了让整个房间变暖,也会导致室内干燥,使人体产生不适感,人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皮肤、心血管、泌尿系统等部位都会跟着"遭殃",进而患上"暖气病"。"暖气病"指的是因冬季室内暖气开放、门窗紧闭导致空气流通不畅、干燥,从而引起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降。空气中相对湿度在45%至65%时,人体感到最舒适,导致"暖气病"的主要原因是空气干燥。随着供暖季的开始,大部分家庭的室内空气湿度降到了 40%以下。在暖气房中,人体水分会快速流失,这也是很多人早晨起床之后感觉咽部干疼、嘴唇起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