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0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224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69篇
人才学   51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004篇
理论方法论   216篇
综合类   2333篇
社会学   311篇
统计学   3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61.
典故,是指诗文中作者引用的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的方法。在古典诗歌中,典故的运用非常普遍,它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我们在阅读诗歌时只有理解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体会其表达作用,才能全面、准确地鉴赏作品。  相似文献   
262.
凤凰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符号,殷商时期就出现了代表祥瑞凤鸟的图案雏形,在西周青铜器上可以清晰的看出凤鸟形象从概念化图形逐渐具体明确的过程。战国帛画中凤鸟的形象已经趋于完整成型。东汉《说文解字》中对凤鸟描述为"神鸟也","见则天下大安宁"。凤凰作为祥瑞鸟禽的记载也多次出现在文献典籍中如  相似文献   
263.
论古典诗歌异文校勘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诗歌的异文广泛存在。应该结合诗歌语言的特点,从四个方面分析古典诗歌异文校勘的方法:依诗律而校;依词义差别而校;依语境而校;依作家用字习惯而校。  相似文献   
264.
论胡服骑射促使赵国逐渐走向衰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服骑射是赵国史乃至中国古代史的一次重大事件,公论极高。凡事有利必有弊,胡服骑射其实并未使赵国的国力得到根本的提升,并且由此产生的"古典军国主义"及其弊端反倒促使或推动赵国逐步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265.
大众歌谣作为一种无形产品与有形产品一样,在推入市场之前需要缜密的营销策划过程。韩国歌曲《江南style》能在短期内红遍全球,除了其歌曲本身带有的中毒性以外,准确的市场定位,营销团队在对待版权、运作等问题时打破常规,把握时机,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对歌曲进行全方位的整合推广,为其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准确把握消费者心理,有效运用病毒式营销终使得这一成就在全世界范围内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266.
难得有这样的时间,更不易寻到瓦屋纸窗的环境,坊巷里的半亩江南,古色古香,环境清幽,倒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267.
思溪延村,是此番出行抵达的第一个目的地。它由思溪村和延村这两个村庄组成,被誉为江南“儒商第一村”,孕育了众多徽商。  相似文献   
268.
明清之际耶稣会士来华,促进了近代中西文明的第一次深入接触。其中一些传教士将西方神秘主义思想以及《圣经》阐释中的索隐传统与中国古代文献材料结合起来,于是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索隐派。本文通过对索隐派文献的分析、解读,初步总结出索隐派对中国典籍滥用的四种方法,即偷换概念、以实代虚、将共性解释为特性、对引书的有意取舍,进而从中国古典文献学的角度进行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269.
钟艳丽 《职业》2013,(15):143-144
中国古典诗文源远流长,诗文承载的艺术精华是青少年成长必需的精神营养。学习古典诗文,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诗人高尚人格的陶冶,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有利于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