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1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2篇 |
劳动科学 | 5篇 |
民族学 | 9篇 |
人才学 | 4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78篇 |
理论方法论 | 9篇 |
综合类 | 188篇 |
社会学 | 21篇 |
统计学 | 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6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湖南持续推进“一江一湖四水”系统联治是跨流域、跨行政区域的流域治理重大课题,关系到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意图能否顺利实现,是“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根本之策。在深入探讨“一江一湖四水”系统联治的要素结构及其运行机理的基础上,对“一江一湖四水”治理现状进行总体评估,提出了湖南持续推进“一江一湖四水”系统联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
塘栖镇,位于杭州市区以北20公里,苏、沪、嘉、湖的水路要津,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镇域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自古以来就是杭州的水上门户。塘栖本来只是个小渔村,直到元末张士诚拓宽了官塘运河以后,人们沿塘而栖,小镇才初现雏形。明代弘治年间,广济桥的构筑使镇区两岸连成一片,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集镇。光绪《塘栖志》记载“:迨元以后,河开矣,桥筑矣,市聚矣。”又说“:塘栖官道所由,风帆梭织,其自杭而往者,至此少休;自嘉秀而来者,亦至此而泊宿,水陆辐辏,商家鳞集,临河两岸,市肆萃焉。”塘栖古镇曾为明、清江南十大古镇之首,但如今只保留了水北街一段,和周庄、乌镇等江南古镇相比,已颇显冷清。 相似文献
23.
24.
李鼎 《中华儿女(海外版)》2013,(4):80-85
高树标浙江平阳人。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山水专业,获学士学位。2006年进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2009年毕业并获硕士学位。现为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25.
朱良志 《中华儿女(海外版)》2013,(7):85-85
邱丽娟的《黄山组画——清梦山魂》系列,是她深入皖南写生所创作的系列作品。流连于她的艺术世界中,感到满纸云烟,风姿不凡。其中幽岩远壑,豁然在目;怪石奇松,隐然可观。迢递不尽的水,如梦如幻的雾,似有若无的烟,往复回环的云,真是满纸飘动,满幅澹宕。置身其间,感到神惊魄悸,不知不觉问,心灵也随之飘动起来了。画史上画黄山而出色者何其多矣,大师如林,远如渐江、石涛、梅清,近如黄宾虹、刘海粟,无不以其绚烂生姿而彪炳于世。故今人要画出有意味的黄山景致,出一头地,何其难矣! 相似文献
26.
27.
图们江下游地区比邻俄罗斯和朝鲜,在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图们江区域经济政治环境的改善和地区合作开发步伐的加快,以俄罗斯远东地区石油管道建设为契机,引进石油资源,建立能源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千万吨炼化项目,对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8.
汤山是江南古镇.中国著名的温泉之乡。南京郊县重点城镇(三城九镇)之一。汤山风景秀美。景色绮丽,揽有宜人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集“山、泉、洞、寺、碑、湖”于一体.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独具特色。近年来.汤山依托丰富资源.强力推进温泉休闲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29.
传统经济发展由农业经济发展到工业经济,又由工业经济发展到服务经济,当前服务经济正在逐步开始向体验经济转移。本文以体验经济理论和旅游产品市场周期发展的理论为指导,指出休闲农业产品的开发本质是体验经济产品的开发,通过对福州千江月休闲农场体验产品开发的个案案例研究,认为休闲农业体验产品的开发应按照体验经济的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特点,来提升产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0.
上古时期中国南北城市文化的源流与精神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逸宁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上古时代不仅对中华文明有重要的奠基性意义,对中国的城市文化同样如此。夏商周三代,城市脱离乡村和城堡独立发展,城市形制开始形成,城市文化渐露雏形,城市的南北特征逐步显现。北方文化在生产条件被较早破坏后,已先于南方完成了向文明阶段的蜕变,因此在城市文化发展方面也更为迅速。长期以来,北方都城每一次大的变动,不仅形成了新的城市中心,还造成了原本孤立的城市变为城市群落的另一种后果。北方城市形成这种发展模式的重要原因在于其地位多依赖于政治权力。上古时期,江南礼乐文化和中原多有交融。江南城市也渐渐形成稳定的特征,但尚未有独立的规划体制,基本上按照北方平原上的城市建设格局展开。对古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及文化土壤作深入的研究,可为今天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复杂文化现象的探索导夫先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