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41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74篇
理论方法论   66篇
综合类   583篇
社会学   93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明清之际的江南思想和文化都极为活跃,许多士人开始关注女性的教育和文学创作.许多闺秀不但从事诗歌创作,而且开始走上了反映女性生存状况与人生理想的长篇弹词体小说的创作道路.这一选择因为背离了士人所提倡的“德以正才,才以成德”的女性教育初衰而倍受压制,因而也使弹词体小说的创作陷入到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102.
荸荠,俗称马蹄,又称地栗,属莎草科多年生浅水草本植物,是我国特产果品,已有3000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都有栽培,品种繁多,著名的有:江西南昌马蹄,个大脆嫩,甜而多汁;苏州地栗,嫩甜爽口,饶有风味;南京地栗,肥大甘美,令人喜爱;桂林马蹄,清甜鲜脆,名闻遐迩.  相似文献   
103.
元灭宋后,科举停废长达三十余年.对于宋代以来“专尚科目”的江南士人来说,这一变化影响甚巨,生活境遇、生存方式、士人心态均发生明显变化.在科举不兴的形势下,江南士人弃学改辙的情形十分普遍,儒学教育和学习陷入低潮.与之形成对照,江南士人中兴起一股学诗、写诗的风气,诗社活动兴盛,诗歌唱和频繁.诗坛风气以晚唐许浑、姚合等人为宗,格调凄苦哀怨.  相似文献   
104.
南宋京城临安府(今杭州)是全国佛教活动中心,一大批川僧群集在这里,成为当时一个著名的文化现象.川僧大量东游杭州的最直接原因是由于宋蒙之间的战争频频爆发,第二个原因是江南禅法最先进,形成凝聚效应.解析10位高居都城敕差寺院住持的川僧,可明了川僧跨省学禅和成长为法门龙象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5.
清初江南文坛风尚与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在江南盛行,该类型的小说创作多注重小说的叙事结构,这与当时江南文坛受八股制艺影响,热衷于探讨作品艺术结构的风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6.
刘士林认为,对以务实著称的中国民族来说,由于持续的文化压抑因而它的审美机能是严重匮乏的.在充满苦难、又在苦难中产生出巨大生命热情的江南轴心期,才使得中国民族的审美意识从沉重的政治伦理异化中解脱出来.以礼乐政治为中心的"北国诗性文化",只能看作是一个自身特征尚不明晰的"初级阶段"或"早期状态".朱逸宁认为,自8世纪起,中国的文化中心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以江南文化为代表的诗性精神获得了说话的机会,并由此成为中国民族二元精神中的一极.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晚唐和五代时期的文艺活动.李正爱认为,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以及不同主体所采取的生活态度不同,江南民族和北方民族产生了本质的不同.北方黄河文明选择了政治-伦理为其生活理念模式,建立在鱼稻文化基础之上的江南则选择了审美-诗性作为它的生活理念模式.这种有着江南特色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形成了具有独特江南文化气息的一种审美-诗性文化.刘铁军认为,在远离政治中心、疏离国家权力中心的乡村宗族组织中,乡绅成为中国乡村的知识占有者与权威阶层.他们既有公众话语遵循道德伦理的一面,又有私人话语追求精神自由审美的一面.这种有道德伦理与精神自由追求的乡绅话语直接表现在他们的治家文化中.  相似文献   
107.
谢茂发 《云梦学刊》2007,28(6):49-51
19世纪80年代后,晚清海军教育逐渐展开,北洋海军、福建海军、广东海军都创办了海军学校。1891年,南洋海军也创办了自己的海军学校江南水师学堂。学校最初招生严格,课程设置适当,管理较好。进入20世纪后,学校的招生放松,教学、管理也相应松懈下来。结果,学校的教学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08.
南唐词的审美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间词与南唐词,是五代词坛盛开的两束奇葩,虽然较多表现离别相思、儿女情怀,却展现出各自不同的气质风貌、艺术魅力.两者风格特征的区别,与巴蜀和江南地域文化的差异密切相关.通过与花间词的综合比较,彰显出南唐词独特的审美特质:富贵典雅之致、忧患感伤之意、主观情性之美、疏朗清畅之调.南唐词艺术为北宋文人词的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影梅庵忆语》是晚明江南名士冒襄追忆宠妾名妓董小宛的著名作品,作品详细记录了二人在江苏如皋水绘园内的日常生活,尤其是饮食生活,其重蔬食、主清淡、尚本味、崇养生的饮食思想和艺术化的烹饪饮食活动,成为晚明江南文人士大夫日常饮食生活的范本与时尚。  相似文献   
110.
南宋时期江南农村市场与商品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宋时期,江南农村市场快速成长,开始形成较为完整的区域体系。其中,广泛兴起的各种集市将市场活动扩散到农村各个角落,使农民零散的交易活动纳入到一定地域范围的商品流通网络之中,由此发挥出初级市场的作用。镇市则属于更为成熟的市场形式,不仅商品流通规模大,辐射范围广,而且与城市市场和跨地区市场联系密切,因而具有中心市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江南农村多层次的商品流通日趋活跃,跨地区的市场联系不断加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格局。小农经济也发生相应变化,农村家庭的消费和生产活动逐渐呈现出由传统的自给自足模式向市场供给和商品化生产转变的趋向。但此期江南农村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总体上仍相当有限,且明显受人口增长压力和宋廷赋税货币化政策的影响,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畸形的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