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5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国际人才交流》2013,(7):35-35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运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八桂大地业已成为各类优秀人才施展才华、成长成才的热土。2013年,广西整合各项目集中面向海内外公开选聘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此次选聘共有357项计划,其中八桂学者项目引才76项,特聘专家项目引才96项,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平台引才30项,自治区直校"百人计划"项目引才52项,各地各单位自设平台引才103  相似文献   
72.
《南方论刊》2010,(9):I0016-I0018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这五个方面的关系是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73.
2011年12月18日,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会见了来宁的中央"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会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一行。市领导刘以安、周谦会见时在座。杨卫泽对"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的部分专家应邀来宁参观考察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南京地区科教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每万人大学生占  相似文献   
7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和价值追求。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也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需要团结的重要力量。国际体育赛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认同共同身份、激发情感共鸣、生成共有意义和建构集体记忆等功能特性,蕴含共同命运意识、共同理解意识、共同团结意识和共同精神意识的内在机理,可以从聚合高品质赛事要素供给、增强体育赛事情感联结、融合优秀中华体育文化滋养、统合赛事功能实现支撑力量等方面探索国际体育赛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5.
身为江宁会馆的掌门人,陈维俊勤勉、务实,每天在会馆里迎来送往,精心打造这张青岛新名片;工作的空当,他打量会馆,如同打量自己的一幅作品,倾注心血与爱意;工作之外,他沉浸于书海,下棋、打牌,优战游哉。  相似文献   
76.
温良 《伴侣(A版)》2007,(7):22-23
<正>王钦是我国知名的青铜艺术家。他历经10多个春秋的磨砺,先后完成了极具中国传统艺术特色的熏炉、香炉、岁寒三友罐等100多种、千余件艺术极品的制作,蜚声海内外。他的青铜作品清新、流畅、凝重而自成一派,先后以国之大礼为泰国皇室诗  相似文献   
77.
《民族论坛》2012,(3X):2-2
<正>罗康隆(1965—),男,苗族,贵州天柱人,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山大学人类学民族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大学客座教授、湖北大学客座教授,中国西南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环境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78.
教育模式是对教育过程的组织方式及其相应策略的模式化概括,涉及到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师资队伍等条件要求以及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等方面的确立。教育模式要回答的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靠什么培养人和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培养出的人等一系列问题。海内外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发展历程、模式特点、运作机制都有较明显的差别,海外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主要特色能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提供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9.
人物档案: 厉以宁,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因其较早提出并一直坚持将股份制作为所有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而被称为"厉股份".他原籍江苏仪征,1930年11月22日生于南京,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教至今.  相似文献   
80.
《求是学刊》2013,40(3):2
本刊欢迎海内外学界同人赐稿,现将来稿规范及相关事宜说明如下:1.本刊已开通中国知网在线采编系统。投稿请登录中国知网,注册作者账户进行投稿。投稿时请准确填写所属学科,以便论文及时到达相应学科编辑手中。如论文不属我刊用稿范围(文史哲经法)我刊不予采用。请尽量不要采用快递、邮寄、电子信箱投稿,以免造成稿件处理延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