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02篇
  免费   502篇
  国内免费   61篇
管理学   1299篇
劳动科学   192篇
民族学   230篇
人才学   348篇
人口学   205篇
丛书文集   2271篇
理论方法论   1931篇
综合类   5955篇
社会学   2312篇
统计学   322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44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382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310篇
  2015年   495篇
  2014年   1178篇
  2013年   1152篇
  2012年   1205篇
  2011年   1435篇
  2010年   1490篇
  2009年   1349篇
  2008年   1433篇
  2007年   675篇
  2006年   542篇
  2005年   445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循环横幅     
临近年底,我把下午要来的两个检查团的接待事宜安排好后,向霍局长作了汇报。局长仔细听后,比较满意。接着,他说到大院里看看。下了楼,转了一圈,局长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严肃地说:怎么没欢迎的横幅呢?显得不隆重。快到外面做  相似文献   
992.
四环综合市场流动儿童生存状态 北京四环润得立综合市场(以下简称四环综合市场)和许许多多综合市场没有什么差别:分区合理的摊位布局、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五百多位摊商中仅有十几家是本地人在经营,其余都被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承包了。这些农民工围绕市场聚居,数量庞大、拖家带口,以经营水果、蔬菜、百货、水产等生意为生。  相似文献   
993.
灾疫失律:人类社会的当代生存境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灾疫研究的生存论前提是世界的生态整体性.生态整体观不应止于经验领域,而须上升为超验的思维方法.受生态整体性的制约,灾害与疫病都具有一定的时空韵律性,但诸种社会因素使当代灾疫失去了既有的时空韵律,灾疫失律构入了人类的生存境遇.包括灾疫应对在内的人类行为,需要复归于生态整体精神.  相似文献   
994.
小儿出生后,我这个做父亲的成天担惊受怕。虽说有时候这纯粹出于天下父母心般的瞎操心,可大多时候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恐惧。比如手足口病流行,能不担心吗?甲流蔓延,能不慌吗?三聚氰胺那会儿,都从香港代  相似文献   
995.
“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8月20日在北京举行签约仪式。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介绍说,这是中国第一个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初期将设立6个系,15个专业和1个研究中心,重点开展重大灾害应对研究及灾后重建技术服务、社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96.
一、什么是道德内化所谓道德内化,就是个体在外部环境影响下,将社会的道德要求、道德规则转化为自身动机系统的一部分,从而在无外界压力的情境中作出道德行为。即通过一定的道德理论、道德规范或道  相似文献   
997.
后危机时代是一个"危"与"机"、希望与问题共生的时代,是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特殊历史时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但从总体上讲,机遇大于挑战。顺应后危机时代文化发展的世界潮流,立足"中国特色",制定并采取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8.
一、基线调研工作结束儿童之家开始选址 在儿童福利服务示范项目普查工作的基础上,7月初各省专家团队二次入户调查工作陆续开展,8月中旬,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各项目点基线调研工作已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999.
后危机时代中日经贸结构的动态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日经济体为主的东亚地区经济已经形成了功能性较强的国际分工网络,这一机制使得中日经济在此次世界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和一定的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后金融危机时代,在东亚生产分工网络的推动下,中日贸易通过中间产品贸易的形式表现出了回归稳定的一种走势,这种"网络"功能在遭遇外部冲击或经济恢复时,起到了抵御风险的作用.因此,作为主导国家的中日之间也形成了功能性的相互供给机制,增强了两国经贸关系的稳定性.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虽然有时可能会给中日经贸合作带来冲击,但更重要的是它也带来了中日经贸结构的战略调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中日经贸未来一个时期将会迎来总量的更大突破和更高的结构性升级.  相似文献   
1000.
三年前,震惊世界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使“震中汶川”山河破碎、遍地废墟、生灵涂炭、满目疮痍,人民生命和财产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损失,广大群众面临着空前未有的生存危机。三年后,“震中汶川”脱胎换骨,城乡发展水平跨越了几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