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7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89篇
人才学   4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99篇
理论方法论   79篇
综合类   1349篇
社会学   218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李红岩 《兰州学刊》2009,(12):200-202
贬谪是我国自古就存在的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和文化现象。漫长的封建时期产生的贬谪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政治角度分析,贬谪可以分为正向贬谪、负向贬谪和战略贬谪;从人格独立程度而言,可以分为他贬诗人、自贬诗人和吏隐诗人。对我国贬谪文学和贬谪诗人进行类型分析,可以考察贬谪文学产生时的知识士人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从而推究古代文学魅力永存和繁荣的一个独特的历史文化生成原因。  相似文献   
82.
易小亮 《琼州学院学报》2009,16(4):83-84,97
本文指出言情小说中缠绵悱恻的感性故事背后浸透着理性色彩,且在内容上含有一定程度的进步性,提倡个性解放,渗透反帝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83.
陶渊明劝学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返乡,过起了田园生活。他每日饮酒作诗,倒也自得其乐。不料,他有一天遇到了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84.
《徽州社会科学》2009,(3):51-51
本刊讯:这是诗人继《手上的水果清香》推出的第二本作品集,主要集中刊发了诗人在微州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黄山、西递、宏村、屯溪老街等这些古老而美丽的山川景色构成了灿烂的徽州文化的一部分。青年诗人一度试图用诗歌准确的描述出这些人间奇珍。也体现了诗人热爱徽州、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85.
文章探讨了中华民族凝聚力课题研究兴起的背景与国内外研究概况.且以历史方式与逻辑方式、时序与研究内容相结合作为划分研究发展阶段的依据,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987年3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一种巨大而顽强的民族凝聚力"论题的提出到1994年1月宁夏"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研讨会为第一阶段;再到2002年9月"江泽民'文化纽带'重要论述"北京研讨会为第二阶段;此后至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马英九上台与"胡吴会"为第三阶段.文章阐述了各阶段的特点与主要学术成果,揭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思路与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86.
钟巧灵 《船山学刊》2008,28(1):137-139
爱国诗歌,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诗歌中,诗人们或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或表现对民族命运和祖国前途的热切关注,或抒发自己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今天,我们学习这些诗歌,可从中受到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7.
兰石洪 《船山学刊》2008,(2):188-191
何绍基是清代道成间宋诗运动领袖之一,他以坚实创作和深刘圃通理论推动了宋诗运动兴起和发展。他作为宋诗运动前期理论家。其理论吸收清代前中期几大诗歌流派长处,避免其不足。其诗论表现在:人与文一。标举不俗,明理养气,学人诗人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8.
一、“国家不幸诗家幸”是中国历史特有现象 2007年8月15日屈超耘先生在《文汇报》发表一篇题为《治世也能出好作品》的文章.提到中国历史上可堪注意的一种现象:国家衰乱之时.往往大诗人、大文学家、大思想家群星灿烂,人才辈出;而国家大治或强盛时,思想家便销声匿迹,了无踪影,好诗、好文章无处可寻。  相似文献   
89.
唐代中晚期,在洛阳形成了一个以白居易为中心、以致仕及分司官员为主体的专写闲适生活的诗人群体.他们退罢洛阳,不复关心时政,悠闲于山水园林,沉溺于声色宴饮,耽玩于彼此的交游,关注个体生命的适意.洛阳闲适文人诗酒唱和在文学史上被传为佳话,对当时及后来的文人学士的人生态度和诗学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0.
颇罗鼐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活跃在藏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本文通过<颇罗鼐传>中的重要事件,分析了主人公颇罗鼐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的一贯立场,以及高尚的人格品质和为西藏局势的稳定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