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2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571篇
劳动科学   45篇
民族学   130篇
人才学   143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1076篇
理论方法论   276篇
综合类   2716篇
社会学   712篇
统计学   16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519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422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387篇
  2009年   410篇
  2008年   506篇
  2007年   356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01.
试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进行投资而形成的资本.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及演变,先后经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人力资本思想、新古典经济学的人力资本思想、现代人力资本和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阶段.人力资本理论的不断完善,使人在物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复归.本文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进行分析和评述,以期对我国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和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借鉴.  相似文献   
902.
从熵和(火用)的视角论人-机-环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工程热力学中熵和<火用>的基本概念出发,对人-机-环境关系进行了新的探索.指出<火用>是推动事物发展的直接动力,而资源与环境的差异就是<火用>.因此资源与环境是对人类同等重要的东西,前者是一些低熵物质,后者是具有接纳高熵物质的空间.人具有获取含<火用>物质的目的意识与能力,但人类在攫取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因为环境是产生<火用>价值的前提,最理想的情况是人-机-环境和谐相处,共同进化.  相似文献   
903.
现代性的物质审美主义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时代,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现代人操持实用主义和现世享乐主义人生观,把人生看成享受,侧重于感官的体验,把审美理解为生理快感和声色之乐.将感官的快适等同于美感,这与人的本质自由、追求超越价值、提升内在精神的审美本质背道而驰.最终导致神圣价值的陨落、价值意义的缺失、精神世界的空虚.审美主义实质是形式主义的实用美学.审美主义的时代,社会反而没有了美.  相似文献   
904.
循环经济价值流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模式是在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提出来的既要优化生态环境又要实现价值增长的一项可持续发展战略.它以"最优消耗、最适消费和最少废弃"为目标,以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原则.很多学者基于循环经济模式对伴随着物质循环的价值流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循环经济价值流的理论基础、循环经济价值流的形成与影响因素、循环经济学价值流识别与计量方法等方面对循环经济价值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和疏理.  相似文献   
905.
刘冠军 《学术界》2008,4(3):14-24
从科学理性的视域来审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严密逻辑的科学理论,然而它在当今科技时代却陷入困境之中,主要表现在它难以直接地正面回答这一时代的现实问题.这一困境的产生,既有理论自身的原因,也有时代发展的原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科技时代走出困境的出路在于,将其对象域从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到精神生产领域特别是科技生产领域,将价值创造的主体从在企业现场进行劳动的"狭义的工人阶级"扩展到包括科技人员在内的"广义的工人阶级";将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时"简化掉"和"抽象掉"的以复杂脑力付出为主的科技劳动因素凸现出来,并根据科技时代的基本特征重新加以整合,将其发展为与科技时代相适应的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906.
晁福林 《人文杂志》2008,(3):138-143
上博简<诗论>第25简用"知言而有礼"评论<诗·大田>的卒章(即其第四章),启发我们对于此章的内容及主旨进行再探讨.此章内容的问题集中于诗中提到的"曾孙"的身份、"馌彼南亩"其事的理解等处,这些问题皆有重新研讨的余地,唯有如此,才能正确理会<诗论>的相关简文之意.简文所谓"知言"意指曾孙与妇、子馌彼南亩时知道所当讲的慰劳之言,"有礼"指曾孙对于耕作者很有礼貌.简文评论此章,是孔子礼学思想的一个展现.  相似文献   
907.
张爱军 《理论界》2008,1(5):21-2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精神生产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须高度重视精神生产: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对精神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精神生产以其特有的优势和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思想基础、道德支撑和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908.
信息化的本质和特征——基于社会文化视角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文化的视角看,信息化是由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引起并推动的,人类社会及其文化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变革过程.信息化的实质是由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一次新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变革.信息化的总体特征在于:它是一个推动社会战略资源由物质资源向信息、知识资源转换的过程;是一个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的社会及其文化变革的过程;也是一个继承性和创新性、阶段性和连续性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09.
杨金彪 《社会科学》2008,13(2):122-127
在赃物罪中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是指犯罪所得的物或者财产上利益及其产生的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在本罪犯罪对象中,有体物是犯罪对象的核心部分,无体物也可以成为本罪的犯罪对象.在动产与不动产的划分上,动产是本罪犯罪对象的核心部分,不动产也可以成为本罪的犯罪对象.但是,不动产成为本罪的犯罪对象可能会受到不动产本身属性和行为类型特征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除了物可以构成本罪的犯罪对象外,财产上利益也可以成为本罪犯罪对象.而且,不限于物化的财产上利益,即使没有物化的财产上利益也可以成为本罪的犯罪对象.  相似文献   
910.
王振忠 《社会科学》2008,59(3):12-26
公私收藏的<新安上溪源程氏乡局记>(后简称<乡局记>)抄本二种是探讨徽州村落文书形成的动态过程的珍稀文献.根据对两种抄本的作者、内容异同及其史件价值的具体考证,<乡局记>是程氏管理上溪源村落的实用手册,它详细记录了上溪源村落的社会组织、山林经济、佃仆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对于了解清代前期徽州基层社会的生活实态,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在徽州,对村落文书的抄誊辑录,除了留底以备后用之外,村落文书的保存,也是为了进一步编纂村志做准备.从这一层意义来看,<新安上溪源程氏乡局记>之编纂,具有准村志的性质.在适当的情况下,村落文书也常供官府修纂县志时采辑之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