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61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101篇
管理学   1325篇
劳动科学   49篇
民族学   371篇
人才学   219篇
人口学   118篇
丛书文集   3128篇
理论方法论   464篇
综合类   8500篇
社会学   723篇
统计学   629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285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253篇
  2016年   335篇
  2015年   473篇
  2014年   828篇
  2013年   716篇
  2012年   833篇
  2011年   909篇
  2010年   915篇
  2009年   926篇
  2008年   1463篇
  2007年   1037篇
  2006年   814篇
  2005年   786篇
  2004年   733篇
  2003年   708篇
  2002年   628篇
  2001年   472篇
  2000年   418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71.
著名翻译家周珏良教授提出用“译述”法翻译文艺批评的理论性文章 ,本文试通过“译述”法在《〈李尔王〉分析》中的成功运用分析译述者的主体性特征——目的性、受动性以及能动性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72.
《梯玛》又称《梯玛神歌》,是土家族一部古老的歌乐。《梯玛》反映了土家族两千多年来的历史变迁和民族融合,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展现了土家族人热爱生活、追求生活、追求"真、善、美"的高尚情操。《梯玛》是土家族两千多年历史的史诗。  相似文献   
973.
江泽民同志《论党的建设》一书共收入了54篇文稿,该书集中反映了江泽民同志的党建理论,这一理论体系完整,内容博大精深。作者从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从4个方面阐述了其主要观点,揭示了6个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974.
殷墟甲骨文字已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此前必已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发展与演化.但由于武丁以前的文字极少发现,因而其以前的状况就成了难解之谜.研究甲骨文字的象形图案,由"旦"、"东"可知其造字者的东方为平原;由"莫"、"西"可知其造字者的西方为平原;由"山"、"余"可知其造字者所居的中央亦为平原.因而甲骨文字具有明显的平原性特征,其最初当为一平原部族所创.  相似文献   
975.
邪教特征论     
本文从披着宗教外衣反宗教 ;宣扬“末世论” ,制造社会恐慌 ;非法聚敛钱财 ;对教徒进行精神控制 ;秘密结社 ,危害社会 ,对抗政府等五个方面 ,对古今中外的邪教、特别是“法轮功”的本质特征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976.
文章试从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要求出发,重新审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我国应建立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77.
中国古代怨情说的美学内涵与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怨情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观念。怨情说出自儒家文论,因此同西方文论相比较,怨情说具有中国文化和中国美学的特征,是中国特有的"礼"文化及其美学的产物。但同正统的儒家文论相比,怨情说又表现出自己独特的美学内涵。怨情说比较淡化理性对感情的控制作用,强调文学应给予感情必要的宣泄渠道。怨情说对中国历代的文学创作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78.
论述"有"与谓词的组合,如"有增加、有区别、有调查、有担心、有来往、有纠缠、有吃"等.考察了进入"有+VP"组合的"VP"的语义类,阐述了"有+VP"的句法语义特点,分析了"有"的语义特征及语法化,并且指出<现代汉语词典>对"有"的释义需要补充.  相似文献   
979.
运用叙事学理论研究李渔小说 ,明显可以看出李渔对中国古典小说 ,尤其是“三言”、“二拍”有继承和创新之处 ,其独特的叙事特征无疑丰富了我国古典小说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980.
“内外有别”的日本文化贯穿于所有日本文化特征中,为我们解析日本人的精神结构、日本社会结构乃至日本语言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本文从“内”、“外”的对比模式出发,分析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探究日语的独特现象,更明确地了解日本文化心理特征,掌握日语中的社会、文化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