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02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78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狂欢化是巴赫金的一个重要概念。狂欢化即"复调",是语言的离心力量,是事物的"欢悦的相互依存性",是角度与表演,是对狂乱无序生活的加入,是无处不在的笑声。狂欢化在海勒的《终了时刻》中涉及的范围很广,它具体体现在世界经验的狂欢化,艺术思想的狂欢化和文学体裁的狂欢化三个方面。作者在作品中把狂欢化阐述为一种反制度,一种代表后现代主义本身的另类生活。  相似文献   
22.
巴赫金的思想涉及哲学、神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诗学等几乎所有人文学科,但对话理论是其思想一线贯之的脉络。巴赫金的元语言学理论、复调理论以及狂欢化诗学等都蕴含了对话性特质,体现了自由、平等、民主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3.
巴赫金对阿里斯托芬缺乏理论激情,甚至不满,其根本原因在于阿里斯托芬的理论对民主问题的神经质及其二元对立的方法和世界观,而这些都源自于他生活的时代所烙下的印迹.他的古希腊文化观以及对古希腊罗马喜剧的认识,也直接阻碍着他藉阿里斯托芬充分展现其理论视野和内涵.  相似文献   
24.
在全球金融海啸的席卷之下,是谁还在楼市哀鸿满地的肃杀中仍在不停地买房换房,兴致勃勃地装修布置、邀请好友来同住?随着开心网新组件“买房子”在众网友的千呼万唤中终于露面,玩够了“争车位”、“朋友买卖”的开心网友们又笑闹着开始了新一轮的人生游戏。  相似文献   
25.
喜剧的精神本体是自由.喜剧性自由是一种极其理想化的审美自由,在特定的艺术情境中,喜剧能够巧妙地打破客观规律的制约,超越生存悖论,充分地体现出无往而不胜的意志自由;喜剧实现自由的方式充满了奇思异想,往往是象征性的、怪诞化的、非现实性的,明显带有乌托邦和狂欢化的色彩;从生存论的角度来看,喜剧的世界观提供了一种释放压抑、修复人性、引人向上的智性自由,体现出直面现实、乐观进取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6.
《可乐》2012,(1):40-41
LALA:世:“一年一度的圣诞狂欢,怎么可以打扮的普通呢?萌得—塌糊涂才是这一天的要务!红色圣诞帽虽然不错,不过真是太普通太out了,这次就来变身糜鹿大作战吧!LALA二世的法宝——麋鹿帽。来来,守彻彻也来戴一个吧。”  相似文献   
27.
曹林 《金色年华》2009,(7):13-13
韩国前总统卢武铉自杀,国内众多学者和评论家对此进行了评论,就像看《红楼梦》一样,见仁见智各抒已见,不同派别、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从同一事件中看到了完全不同的内容。令人失望的是,一些自视深刻的评论家,想从卢武铉的死中,阐释出一种与众不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独特认知”来,故作深沉地追寻着本质,却忽略了对“简单现象”的关注:一个与我们一样的生命逝去了。  相似文献   
28.
步雄 《北京纪事》2010,(10):44-45
今夏正热的那几天里,怀柔作协邀北京部分作家到他们的地面上采风,一日一夜的周游,似一缕清风吹透伏天的濡蒸,让人神清气爽,不觉对平素知而不熟的怀柔有了刮目之感。  相似文献   
29.
<洛丽塔>的诞生具有双重狂欢的性质充溢在整个写作过程的审美快感令作者激情涌荡;充满魅力的叙事技巧使读者迷乱其中.作者以朴素的线性发展,"三套车"式的叙事结构,巧妙地摆脱了作品内在形式和外在道德的束缚,为自己开拓了一个自由的叙述空间,从而在其中恣意地挥舞着语言的魔杖,让"写"与"读"都达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忘我的审美狂欢.  相似文献   
30.
"撒尔嗬"是至今仍广泛流行在清江流域土家族中的古老丧葬仪礼,本文将其表现形态、逻辑重要主题与欧洲的狂欢节进行比较,从民间文化的角度揭示出其狂欢节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