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68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309篇
社会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61.
田广 《社科纵横》2009,24(10):96-99
在将西方悲剧理论引入中国并确立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过程中,王国维和朱光潜是两位关键性人物。比较二人悲剧观念之异同,对于考察中国悲剧理论与观念的现代发生及其演进,当有启发意义。王国维悲剧观的核心是“解脱”,而朱光潜则更关注“快感”;在西方理论渊源上,王国维独钟一家,朱光潜则博采众说;关于中国古代有无悲剧,王国维先否定后肯定,朱光潜则持否定立场;在美学取向上,他们同属于审美功利主义。  相似文献   
362.
顾颉刚和傅斯年是近代学术史上的两个重要人物,彼此之间的分合固然饶有趣味,学术上的纠葛更值得玩味。近代学者对于三代及三代以前古史的怀疑或重建态度,多受到时势、个人学养及研究方法的影响,但是像顾颉刚与傅斯年这样相反相存则比较少见。通过考察研究上古史的时间、空间两个基本视角,可以发现二人在论证方法、对于史料的真伪与时代判定以及对于出土史料价值认识上的不同,更可以看出顾颉刚疑古背后的建设意向和傅斯年重建背后的怀疑态度,从而揭示出顾颉刚的疑古和傅斯年的重建之间的张力。而伴随着这种学术史回顾,也可以发现真正的怀疑精神尤其是证明对于重建上古史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3.
清华大学四大史家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与李济之人生路程、人生观与文化观,有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生于清朝末年,都是南方人,"旧学"根底都很深厚,都对"西学"即所谓"现代科学"与"科学方法"下过功夫。以上四点对他们的学术路程、思想定向、世界观与人生观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四位史家到清华执教时,思想与国家观已成型,以后鲜有改变,而其最后之生命归宿亦因之而注定。四位先生之治学皆起始于国学,后转究西学,再回应国运与世势之变而归入国史之研究,乃成其终身大业。其间由于家世、家学、个人品性与人格、人生经验、立身之文化观与世界观等等因素之异殊,而使其个别经验路程不同,但亦各有创新国学系统与开辟国史新研究领域之划时代贡献。清华国学研究院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与教育制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与四位史家密切相关。四位史家在清华执教的1925年夏至1929年春这段时间,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黄金时期,使清华成为中国史学第一重镇,短短四年间培养出数十位史学精英。总之,国家变化、政治失修、社会失调及于个人世界之安危,使中国学术出现新局面,而国史之重整与翻新亦多为其相连之结果。  相似文献   
364.
19世纪末进化论传入中国,对中国的知识分子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在进化论思想的洋为中用上.梁启超、王国维产生了分歧。梁启超奉行经世致用的思想,他用进化论宣传生存竞争的道理,希望借此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王国维主张学术独立,学无中西,借鉴进化论研究中国文学发展史。在进化论问题上,梁、王二人虽有分歧,但他们的观点均具有现代性。  相似文献   
365.
"古雅"说是王国维融合中西有关理论提炼的一个新的中国特色的美学范畴.王国维从审美形武上界定了古雅主要属于艺术形式美,而不存在于自然.古雅是结合中国传统文学的实际,创造出来的一种可学可教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美的共性.古雅,作为中国现代文论新话语,是对康德命题"审美判断"和"天才"说的一种修正.  相似文献   
366.
社会转型是社会结构的整体变动,社会观念变迁的速度是知识分子心态的风向标。作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上重量级国学大师,王国维试图对学术与政治双重关切,对中西新旧文化普遍调适,并坚持个人精神操守与群体心理归属的矛盾统一,但他兼顾、包容这些方面的努力常陷于困境,促使他最后选择自沉。从社会学角度看,王国维自沉折射出经过五四精神洗礼后社会观念急剧变迁时期知识分子的一种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367.
王国维的《人间词》是他的《人间词话》美学理论核心“境界说”在艺术创作中的成功实践。在“境界说”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中,佛教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叔本华、尼采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王国维的创作和学术研究。准确把握源自多方面的学术文化背景对王国维的影响,不仅可以观察到一代国学大师思想的开放性、兼容性,而且可以更科学地评价他在中国思想史、美学史、文学史以及哲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368.
李小兰 《理论界》2010,(2):139-141
《红楼梦评论》和《人间词话》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令人瞩目。本文从批评文体的角度进行观照,认为它们的文体皆是王国维自觉批评意识下的主动选择,指出《红楼梦评论》的颇受指摘与《人间词话》的备受赞誉与它们使用的文体密切相关,并从正面比较和反面假设中揭示《人间词话》的文体价值。  相似文献   
369.
王国维的文学语言观念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笔可贵财富。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王国维是最早具有语言本质论思想的人,他明确地提出语言与思想、语言与思维方式一体化的观点;他虽然反对文学语言完全由文言变为白话的语言目标,但对白话语言的优势有着清醒地认知;语言建设论层面,王国维认为在中国语言系统中,引进外来词汇的术语、概念,应成为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步骤,他的这种观念已经非常贴近现代语言学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370.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大师,是最早引入欧洲近世美育理论并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阐发的中国学人,也是在近代中国倡导美育、较系统提出美育思想并把美育列为“四育”之一的第一人。其美育思想内容丰富,体系严密,可谓中国近代美育思想的开端,至今仍有针砭时弊及启迪未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