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27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91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276篇
社会学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金文漪 《生存》2020,(5):0166-0167
在诸多的思想家中,王阳明是突出的代表性人物,而且他同时也是有名的教育学家,他将教育作为兴邦立国的根本。王阳明文化主要体现在知行合一的德育理念。这些文化都值得我们去传播,值得教育者们将其渗透与德育工作内容中,发扬与传承王阳明文化。在本文中,笔者将主要概述王阳明文化的主要内容并讨论了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王阳明文化渗透德育工作的具体策略,希望对广大教育者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3.
34.
35.
36.
众所周知,王阳明在建立心学思想时,吸收和利用了佛禅。不仅如此,其诗歌创作也体现出这个特点,纵览阳明的诗歌,不难发现其融汇诗、禅的努力。从禅宗美学境界上看,触目菩提的现量境、饥参困眠的日常境在阳明的诗歌中比比皆是。相较而言,阳明诗句出现量境最多,这与阳明对山林生活的热爱有关。其次,具有日常境的诗句也较多,这是阳明随处皆真、随缘任运的禅学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37.
康德和王阳明分别呈现了自律伦理学的两种可能形态,即康德关于意志自律的阐发与阳明关于良知自发的诠释。如果仅仅是在自我立法、自我遵守的意义上谈论自律概念,那么二者有着相似的义理结构,这集中体现为其关于道德动机的阐发,即德性作为主体的内在品格逻辑地指向自我成就,因而我们的道德意识中含有一种动力,能够促使我们去实践德性所要求的行动。不过,康德和王阳明分别赋予了自律伦理学两种可能的形态,这种差别根源于二者对自律主体的不同设定。基于中西方异质的情理精神,康德的自律主体有着情理二分的人格组成,阳明的自律主体则是情理合一的存在,其中的关键是二者对情的理解。从更广的意义上看,这种设定又逻辑地构成了他们相异伦理学体系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38.
自从孟子第一次明确提出“良知”范畴以来,它就与先秦儒学的心性论融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范畴。同时,“良知”也不是一个静态的、纯结构性的范畴。随着中国古代哲学史、思想史的发展,随着中国传统的人性、心性学说的日益丰富、完善,“良知”范畴也不断拓展和深化着自身的理论内涵。因此,对“良知”的考察不能够只局限于静态的结构分析,还应该考虑到其动态的历史发生:循着先秦儒学的心性论一大乘佛学的佛性论一宋明理学、心学的历史脉络,可以考察“良知”范畴历史发展的源流正变,揭示王阳明心学之前“良知”范畴的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39.
教育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合乎社会目标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模式,可以调适人际关系,制约和指导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它是社会控制的手段之一。王阳明以"致良知"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致力于将社会民众培养为符合封建准则的理想角色,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区域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0.
盛传数百年的王阳明于正德二年"寓居"岳麓书院"斤斤讲良知之学"的旧说,当正之为正德三年阳明先生病中游览岳麓书院。虽然阳明此行并未讲学,但有讲学之意,它实际开启了明代书院与学术再度一体辉煌的大门,预示着书院的王学时代即将来临。此后近百年,王门后学徐爱、季本、邹守益、罗洪先、王乔龄、罗汝芳、张元忭、邹元标等接连讲学岳麓,使其成为王学的重要讲坛。但宋元以来形成的朱张之学根深蒂固,影响深远,始终居于正统地位,王阳明及其后学皆表现出应有的尊重,故而岳麓在明代始终没有那种浮诞不逞、空谈良知之习,保留了重践履、务实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