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3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189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641篇
人才学   4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832篇
理论方法论   132篇
综合类   1925篇
社会学   275篇
统计学   2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408篇
  2013年   379篇
  2012年   429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1.
清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冲击之下,目前正面临着消亡、濒危、衰退和变异的处境。面对这一现状,政府部门应当尽快使社会各界达成共识,建立起相应的保护机制,加强区域间合作,采取多种方式对该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2.
具有海南文化象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琼剧,由于人才缺乏、资金投入不够等问题,导致濒临失传,所以对其保护与传承已迫在眉睫。本文从琼剧档案建设的现状入手,分析琼剧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3.
藏纸具有悠久的历史,汇集了西藏民众的地方性生态文化知识,是西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国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尼木藏纸、金东藏纸和拉萨藏纸依靠生产性保护实现了有序传承,融入了民众的现代生活,达到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4.
近年来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更加凸现。重庆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如何发掘、保护、开发、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 ,塑造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 ,使之在提高重庆综合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问题 ,似应引起社会各界更加广泛的重视。为此 ,从问题的提出、悠久的发展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塑造“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的思考与对策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5.
欧阳敏灵 《探求》2012,(1):37-39,45
广佛肇人民文化同源,血脉相承,共同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从加快广佛肇经济圈崛起、推进广佛肇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的角度,对广佛肇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申遗、整体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和保护的资金投入、遴选广佛肇具有共同特质的非遗项目整体保护和申遗、开发“粤都府”非遗文化长廊整体申遗保护、广佛肇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申遗保护等相关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6.
陈金文 《中华魂》2012,(8):57-58
“非遗”保护算不上一门学科,只是一项“工作”和“任务”,所以作为研究对象它也就缺乏学术含量。  相似文献   
117.
保护性旅游开发力求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中寻找一个平衡点,有利于更合理、更有效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布洛陀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对百色布洛陀文化实施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有利于实现广西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8.
于荣全 《理论界》2009,(6):139-14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辽宁历史文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利用价值.但是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辽宁非物质文化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现代文明的挑战,生存环境受到威胁.本文首先阐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并在中外对比中对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9.
从《保护名录》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此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作为申报工作它具有以下三个亮点:一是《名录》中首次出现了与传统俗信有关的文化事项,标志着中国政府对这部分文化遗产普泛价值的充分肯定;二是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从原来的静态保护开始向活态保护的方向发展;三是中国政府已经初步地注意到了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0.
一、非遗文化生态链的概念 徽州自古是一个人文富集的地方,非遗文化十分繁荣,尤其是明清时达到巅峰,成为程朱理学最活跃的地方,号称“东南邹鲁”。文化传承或文明延续形成文脉。许多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传承永续,就在于有徽州的灵魂,徽州的精神,徽州的文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