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5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7篇 |
民族学 | 2篇 |
人才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91篇 |
理论方法论 | 26篇 |
综合类 | 200篇 |
社会学 | 30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40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魏颖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118-121
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艺术公赏质源于以中华文化精神为底蕴呈现古典中国的物质幻像、人物幻像和诗意幻像。理想主义精神给电视剧灌注了质朴自然的审美特质和优柔的审美风格,电视剧与原著构成了相互借力、相互补充的良性循环,获得了持续而强大的艺术公赏力。 相似文献
32.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2):11-17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诗坛最为深刻、也是最具争议的诗人之一,海子生前热衷于德国古典美学和现代诗学,并奉荷尔德林为其诗学楷模。可以说,后者对海子的诗学与诗歌转型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塑造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荷尔德林身份、哲学和诗歌观念的体认和扬弃,海子在晚期诗歌中部分实现了自我超越,形成了迥异于荷尔德林的、高度个人化的诗学。对两位诗人的关系的研究,直接关系到对海子诗歌作为当代中国一种特殊的诗学和文化现象的进一步体认。将海子诗学的本体观念、诗人的身份观念作为切入点,着重分析它们如何影响了海子诗歌中人、神与实体的关系,同时试图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思考这种关系的生成机制和文化特性以及荷尔德林如何改变海子诗歌和诗学表意与实践的方式,以期对当代中国诗歌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接受和自我塑造问题产生启发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33.
杨伟涛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47-50
中国传统文化把理想主义、理性主义为特征的道德自我价值诉求作为个体人生的根本价值取向。儒家提倡以反求诸己的内圣和推己及人的外王成就德性自我;道家提倡少私寡欲、见素抱扑的自然德性价值和自由精神追求;佛教以因果轮回观念与佛性修行追求德性价值;当代新儒家主张道德的理想主义,肯定道德理性的主导和优先地位。强调和凸显人在文化世界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道德主体性和道德自我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精髓。 相似文献
34.
如何理解和分析我国古代文献经典中的道德观念,不能不注意其中言、意、行、效之间的差异和关联,以避免轻率盲目肯定或否定的偏颇,误导了我们今天的思维?本文尝试就此问题,从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一)我们要从言行一致的角度研究传统文化典籍,而事实已经证明,古人有些所言者未必可行;(二)道德理想主义的许多说法之所以不可行,是因为其思想方法和逻辑思路中存在着特定的理论缺陷.当代文化研究需要尽力避免这种缺陷. 相似文献
35.
论德莱塞《嘉莉妹妹》中的哲学沉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车俊思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德莱塞之重要性在于:他通过对社会犀利的观察、深切的体会,率先在其作品<嘉莉妹妹>中真实记录了时代跳动的脉搏,展示出美国社会转型时期大众社会价值观的分裂性变化.德莱塞的<嘉莉妹妹>不仅是作家对机械论哲学观的演绎与证明,同时也渗透出作家浪漫主义的理想主义者的一面以及他对新兴消费意识形态的矛盾态度,从而构成他复杂的人生哲学与潜在的动态创作观,而这些主要应归因于他对生命意义的深沉的追求与探寻. 相似文献
36.
所谓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对教育而言的一种人文科学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旨在通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人生态度等,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品格、气质修养,能为受教育者建立一种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亮色。有了这么一点亮色,当他遇 相似文献
37.
文章以理想主义的视角对毛泽东诗词进行了解读,从毛泽东诗词中撷取精彩段句来分析其传达的个人理想、民族国家理想和人类大同理想,以之作为解读研究毛泽东诗词之心得。 相似文献
38.
铁凝的作品与儒家文化之间有着深刻而内在的联系,具体以“仁者爱人”的仁义精神、浩然正气的气节操守、君子怀德的理想主义人格体现出来。铁凝文化意识的形成与冀中地域文化、生活体验及其父亲与孙犁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尽管铁凝的小说创作具有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她对重建当代文化价值资源的设想也不尽完善,但她还是以自己特有的写作方式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建立了新的意义联系。 相似文献
39.
蒋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1):117-121
哈桑.图拉比的宗教政治思想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主张社会伊斯兰化,强调“真主主权论”,否定民族主义,否定国家权威,主张开放与对话,倡导宗教对话。其领导的伊斯兰民族阵线审时度势,相机而动,在苏丹的两度军人政权中推动国家的伊斯兰化。由于国内外的诸多影响因素以及图拉比在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之间充满的矛盾,图拉比与军人政权的结盟在本质上仍是权力斗争的需要。要实现苏丹政治稳定和国家发展,务实主义的领导集体和治国方略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40.
周月亮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文化记忆与文化现状的矛盾撑起《儒林外史》这部“精神遭遇”的大故事。无论是体现着文化记忆的人还是代表着文化现状的人都生活在各自的误解中,作者用反讽这把两刃剑一举挑开文化与现状、缺席与人性两方面的症结:所有的路都是让人走的,也都是捉弄人的。作者用抑制高潮的叙述策略、“具体写实、总体象征”的白描手法不仅恰到好处地实现了反讽意图,更昭示出在一个文化溃败的时代,人人都是失败者,唯有理性自赎、道德自救这一叶方舟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