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69篇
社会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朝鲜核问题自上世纪爆发以来,虽经过六轮六方会谈和多轮双边会谈却仍一波三折难以解决,在此期间朝进行地下核试验并试射导弹成功,成为事实上的核国家。朝鲜认为发展核武器事关国家的生存发展等基本权利,而其他相关国家则认为半岛无核化更符合本国利益。就建构主义基于共有观念的解释来看,朝美双方共有观念是敌人,朝鲜与日本和韩国的共有观念也是敌人,朝鲜与中国的传统型友好关系也在框架内进行调整与再适应,与俄罗斯则形成了冷淡的邻居。因此,朝鲜实际上处于霍布斯式无政府状态中,要想获得生存和安全必须依靠自助。  相似文献   
32.
王军 《人文杂志》2012,(2):140-144
《社会保险法》所确立的生存权保障目的及保障基准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基石,决定着养老保险的发展方向和具体制度的建构。本文在欧洲养老保险改革浪潮兴起的背景下,通过对比我国传统生存权保障意涵与福利国家理念下现代生存权保障意涵的差异,以及我国养老保险保障基准的合目的性分析,寻找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和改革的应然定位和发展方向,认为应当树立和贯彻福利国家理念下的现代生存权保障意涵,以维持具有人格尊严的一定水平的生活为保障基准,以期落实"让大多数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3.
由我国政府主导的城市化对宏观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推动高增长的因素中,土地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成为地方政府实现城市化的工具,但由此也引发了农民土地权利受侵犯、农民失地后被城市边缘化等问题。严格保护耕地,实行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是我国土地管理的政策主题。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34.
我国立法工资优先权主体范围过于狭窄,尤其是以劳动关系为前提判断工资优先权主体,排除了劳动关系以外的劳务关系、学徒、实习生等多种用工模式的情况。从工资优先权的本质和这一制度设计的社会公共政策考量出发,我国工资优先权主体的确定,应当以保障劳动者生存权、人身权与破产债权人利益平衡为标准,适时突破以劳动关系为前提的限制,适当扩大工资优先权的主体范围。  相似文献   
35.
建立并完善行政救助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行政救助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宪法关系,行政救助制度的宪政基础在于对生存权的保障。基于行政救助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以保障生存权为核心的服务行政的一种主要方式的定位,和谐社会视域下的行政救助应当是行政主体根据法定职责和权限,赋予社会弱势群体以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定权益来帮助其摆脱生存困境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契合了和谐社会对公平、秩序、法治的价值诉求,为和谐社会建构所必需。  相似文献   
36.
“乞讨”的性质定位及救助管理模式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乞讨”行为的性质定位,学界主要有自由说和人权说。通过对这两种主流观点的缺失之深度分析,不难发现,乞讨的实质即生存权受到威胁时的一种自力救济,可以将其定位为“穷人的一项专有权利”。因此,在尊重公共安全和其他公民合法权益之前提下,应该对乞讨范围和方式作出相应规制,最终达到社会秩序与乞讨者合理利益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37.
农民生存权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农民权利问题。而农民权利问题实际上就是农民生存权问题。如果不能正视农民的生存权利问题就无法谈到"三农"问题的解决。文章从现有文献的研究中得出影响农民生存权的因素和对策,并分析了各种观点对解决农民生存权的优点与不足,对以上各种观点和看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38.
孔子人权思想是中华人文精神重要之一源。本文论述A、孔子人权观之哲学根蒂和理论基石,发端于对人的“类”属性的发掘与认同;B、调整君民关系,爱重民众,约束君主;保障基本经济生活条件,“富”而且“教”,提高生存质量,是孔子关于人民生存权思想的两大要义;C、否定暴君苛政,反对残害生命,强调“足食足兵”以抗御外来侵略,保障国民集体安全,是孔子关于民众生命(安全)权思想的三大主张。  相似文献   
39.
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 ,以哲人的深邃智慧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形成和创立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人权理论。邓小平人权思想内容丰富 ,博大精深 ,蕴涵着邓小平同志个人的贡献和集体的智慧 ,认识这一思想 ,对于我们正确地把握方向 ,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人权观 ,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人权的产生、形成、发展、国权、生存权、发展权、人权的具体性、解决人权的途径等方面 ,阐述邓小平的人权思想。  相似文献   
40.
生存权不仅仅包含生物式生存的权利,还包含着社会性和文化性的权利。发展权是谋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权利,尤其强调发展的机会均等。生存权的实现离不开发展权的实施,发展权的实现又以生存权的存在为前提和基础。离开生存权谈发展权或者离开发展权谈生存权,都不具有现实意义。国家对生存权进行法律保护所承担的乃是一种直接责任,对发展权的保护承担的是一种间接责任。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该是一个既保护生存权又保护发展权的系统的救助工程。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把生存权具体化为最低生活保障权,使贫困人口拥有法律上的请求权,对于发展权的保护还是主要要依靠政策来实现,这些政策当然要逐步的实现法律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