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3篇
丛书文集   236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473篇
社会学   51篇
统计学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背景下,实现供应链信息服务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双边匹配,是优化产业结构、完善防控机制、提高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概述了医疗物资供应链中信息服务的应用范围,并强调提升信息服务质量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提出以信息服务本质属性为核心因素,构建信息服务双边互评指标体系;采用区间直觉模糊数理论,依据公平原则,建立考虑双方满意度的多目标匹配模型,运用线性加权法将多目标匹配模型转换为单目标匹配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分析说明决策方法的优势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2.
在犹豫直觉模糊语言集和语言尺度函数的基础上定义了均值-标准差偏好的Hamming距离,并提出了基于犹豫直觉模糊语言集距离TOPSIS和TODIM的多属性决策方法,进一步利用这两种方法对实例问题建筑商的招标方案进行排序,并讨论了偏好参数对排序结果的灵敏度分析。为验证上述方法的有效性,与已有方法对同一实例的排序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3.
在民初的过渡时代,确立中的新学术典范推崇分析的方法,即把整体的研究对象分为各个部分进行考察,并大体成为一种众人追求的"正确"论学模式。而梁漱溟和屠孝实则提倡一种另类的认识和论述方式,即不全靠分析来论证,而更多凭借自己的直觉;也不全靠证明来说服,而是直接诉诸受众的观感。前者往往通过"打碎"来观察,后者则主张对事物"全来全受"。从认识论的角度言,对"知识"的界定以及认识和分享知识的取向异同,是本质性的区别。认识论不同,则怎样认知研究对象,采用何种研究方法,以及什么可以作为证据等,都可能不同,进而导致对什么是知识以及知识产生的过程,都有不一样的理解。当年直观取向对分析取向的挑战,多少呼应了19世纪末以来西方学者对科学客观的反省和对机械论的批判,反映出学术的大转变。故那时学界新旧取向并存甚至竞存的复杂程度,超出了我们既定的认知。  相似文献   
134.
目前,人们对外语“工具”论之说尚未达到统一的认识。外语对外语院系的学生是否是一门专业?外语教学如何适应目前市场经济的需要?外语专业应培养“通才”还是“专才”?本文通过对外语教学的性质、任务特点等进行分析,提出笔者对上述一些问题的看法。并对目前在外语专业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和测试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想法,以期得到同行们的进一步探索与争鸣  相似文献   
135.
历史认识的思维方式既不是单纯的形象思维,也不是单纯的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历史认识的思维方式是由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综合而成的系统的、多维的、立体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36.
《中外书摘》2010,(8):82-83
1.最高法则——我们必须承认有些人就是没有良心。这些人通常长得跟我们一样。2.在自己的直觉和扮演某个角色(教师、医生、领袖、爱动物的人、人道主义者、家长等)的人之间。选择听从你的直觉。  相似文献   
137.
审美直觉是审美活动中极为重要也极为普遍的心理状态,在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中普遍存在.中国因为民族心理的特征,所以在美学史上审美直觉理论极为丰富和深刻.文章试图从中国美学史上一些重要理论家的理论如宗炳的"澄怀味象"说、钟嵘的"直寻"说、严羽的"妙悟"说、王夫之的"现量"说、王国维的"不隔"说等入手,梳理出中国审美直觉理论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语言论的发展轨迹,从而望能给当下的审美实践以启示.  相似文献   
138.
梁平 《北方论丛》2010,(2):50-53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所引发的生活的艺术化形态。但它要求的不是艺术的内蕴,而是艺术的形式,因此,导致了文学作品的物质化、平面化和猎奇化倾向。这样的文学作品缺乏对日常生活的穿越和提升,缺乏对文学内部机制的深刻把握,也缺乏对文学超越品格的追求。文学形象是内视形象,是人们确立自己心灵存在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139.
朱光潜是中国比较文学的重要奠基人.他强调"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指出"比较"首先应了解被比较事物的各个方面,要尊重被比较者的特点和来龙去脉,强调"比较"不仅能增加新的知识,而且能"互相印证",重新估定价值.他的<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和<诗论>是中西比较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跨越诗学、美学、心理学的跨学科研究的重要著作.他以中国文论为背景,对克罗齐的"形象直觉论"、立普斯的"移情说"和布洛的"距离说"的阐释和分析提供了以西方文论解读中国文学的颇有启发的范例.  相似文献   
140.
直觉知性是康德哲学中着墨甚少但却极其关键的概念,也是被康德后学及其研究者们所普遍误读的概念。谢林、黑格尔以及牟宗三先生都曾以此概念为突破口,对康德哲学进行了批判和扬弃,但他们对此概念的把握与康德本人的阐释之间有着重要的分歧。本文试图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入手,对涉及直觉知性概念的个别章节进行讨论,梳理康德对于该概念的界定,并再此基础上指出康德后学对该概念的误读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