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4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66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565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1.
孔子之学,“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孟子以承续尧舜、孔子之道自任,对孔门圣道传承观念及其谱系作了系统的表述。《孟子》末章的圣道传承系统中,有两类圣道传承者:“闻而知之”者和“见而知之”者。出土简帛《五行》也明确提出过“闻而知之者圣”、“见而知之者智”命题。这不仅表明道统观念在孔思孟之间的传承,而且体现了孟子承接传统的自觉意识和担当意识。在学术脉络上,孟子自觉宗承曾子、子思一系内转省思的理路,形成了一种新的学术传统,为儒家思想奠定了心性的超越基础。孟子“说大人则藐之”,也表现了与曾思一脉相承的“以德抗位”的内在精神气质。孟子关于尧舜汤文武周公孔子的圣道传承论,乃基于一种学术根源性的意识;而其有关孔曾思孟学脉系统的论说,则着眼于当下学术新统的建构。这种圣道谱系(后儒谓之“道统”)与学术新统(或可谓之“学统”)的反思和自觉,对一个时代思想的生产或创造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52.
荀子将“天”视为自然而然层面上的哲学范畴,“不求知天”旨在拒斥奢求知天的进路,并未否定天的可知性和人的知之能。相反。“不求知天”正是以“知天”为其归。井构成后者的逻辑前提和基础。“不求知天”和“知天”作为人的合理且积极的作为的组成因素。两者又指向井内涵于“制天命而用之”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53.
本文是“外杂篇精义”系列的第三篇。《达生》演绎《养生主》义理,阐释庄学俗谛“达道全生”的养生之道,准确全面,更为丰富;同时像乃师庄子一样,对孔子“然于然,不然于不然”。由于郭象删去第三章至关重要的斥孔24字,导致旧庄学未能领悟《达生》精义和通篇结构。  相似文献   
54.
“思无邪”不应作为释《诗》依据。因为《诗》三百并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作 ,原本不具备创作主旨方面的统一性 ,不可能篇篇为无邪之作 ;先秦诸家引诗、用诗时往往断章取义 ,抽掉情爱内容以合己用 ,这是当时的公认原则 ,我们不应在释诗时误入歧途 ,孔子悟诗时的有意误读是为阐发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服务的 ,是一家之言 ,不能以之为释诗依据。从实用目的出发对《诗》三百的征引、索解和领悟 ,不能与释《诗》相混淆。  相似文献   
55.
在理论和实践上构建“中西古典学”是林志纯(日知)先生学术成熟后用力最深的方向,是先生一生学术的精华所在,其中寄托着对未来中国世界古代史乃至整个史学研究工作的希望。林先生在讨论“中西古典学”的时候,并没有首先抽象地探讨学科划分之类的问题,而是用一种研究规划的方式勾勒出“中西古典学”的问题意识、时空范围、基本立场。本文根据林先生的理论勾勒和具体研究实践,试图重现“中西古典学”的框架,并对其中有争议的内容做出自己的理解,希望对当前关于“古典学”的讨论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6.
《云南社会科学》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于1981年5月创刊。设政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历史学、文学等主要栏目,突出民族、边疆和地域特色。刊物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相似文献   
57.
张载的“德性之知”,是以宇宙共同体为认知对象的生态认识方法.在这种认识视野下,宇宙存在“幽明”的双重境域和“太和缊”的运动形式.张载“民胞物与”的生态境界,不是“我”与他者的直接关系,而是通过“我”与宇宙本体的关系,间接架构起“我”对宇宙成员的道德关怀.张载肯定《中庸》由理性认知而致道德觉解的修养进路,并提出“大其心”的生态修养方法,即人的精神追求应印合宇宙生养万物的生态德性.  相似文献   
58.
笑话     
正大叔,我错了晚上回家爬楼梯,自己爬的正开心呢,后面来了一大叔。估计大叔挺着急,说了句:"美女,让我先过去呗?"我当时神经一抽,回头跟大叔说:"咦,你能看见我啊?"我忘不了当时大叔那纠结复杂惊讶的眼神。大叔,你别转身就跑啊!大叔,你听我说!大叔,对不起,我错了!  相似文献   
59.
“融知发酵”模型可以很好地从仿生学视角诠释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它可以利用自身的发酵反馈机制,有针对性地指出企业技术创新的矛盾与瓶颈所在,这对于指导吉林省机器人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问题,可谓意义重大.在“融知发酵”模型下,吉林省机器人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矛盾主要表现在实验室成果转化不利、市场占有率低和相应创新环境建设不完善等层面.为此,吉林省需要不断强化政府科技支持政策的落实力度、提升企业品牌营销意识、进一步促进官、产、学、研的充分合作,从而保障机器人生产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学界对《孟子》齐宣王"见牛未见羊"现象多有阐发,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儒家道德之"见"的广泛关注。其实,《孟子》论"见牛未见羊",阐述了因"见牛觳觫"而产生"德性之知"的德性主义认识路线。在这条认识路线中,"见"不仅可以使见者体认本心良知,也使某些无良被见者有了欺骗君子"以方"的可乘之机。"见"在促成德性之知的过程中积极有为,但也隐藏着诚与欺的认识困境。无疑,摆脱这种道德认识困境对当前中国道德文明建设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