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4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66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565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7 毫秒
91.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课堂应该关注品文悟情、思考等待、现场生成、终身发展,树立进步即生长、生长即卓越的理念。学会尊重、理解、思辨、赏评激励、资源共享,向生长式的语文课堂迈进。  相似文献   
92.
多一线教师评改作文的经验来看,学生作文的主要弊端已由过去的词不达意、句不成章这样连基本表达能力都不过关的问题过渡到了主题肤浅不深刻、陈旧不新颖上了。这一信息提醒我们:解决主题病成了当下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3.
人学问题的讨论贯穿荀子整个思想体系。本文立足礼学的视野,以荀子的“类”的思想作为统贯全文的核心,从天人之分、人性的结构性分析和人格修养工夫等方面,对荀子人学思想中的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人之安身立命的基础、人之价值如何实现等问题作了扼要的梳理,力图按照荀子的本意把人作整体的、动态的展示,以此透视出富有特色的荀子人学思想的儒学性质。  相似文献   
94.
道德行为在一般意义上讲是自觉、自知的,是在理智的思想支配下通过意志的推动产生的行为。如果说意志是推动行为的动力,那么理智活动就是意志的内在机制。对于道德行为来说,意志、理智和认知,并不是分离的东西,而是主体的同一个内在的机制,在这个意义上,道德的行为就是理智的行为。一个成年人都具有规范自我行为的能力,能分辨是非对错,而有时明知是不道德的行为却偏偏行之。俗语说得好,不知者不怪,但知而偏行者,就势必因必果,果必负,所以,知与行并非是必然合一的。  相似文献   
95.
吴澄在思想史上处于从朱熹到王阳明的中间位置,其“格外之物,致内之知”的格物致知说,貌似阳明而实承晦庵。吴澄鄙薄记诵之学,但并不因此主张摈弃闻见,一意反求诸心。对于格外之物如何能致内之知的问题,吴澄借助于朱熹的理一分殊、天人合一的观念予以疏通。虽然物理与伦理相通,但读书讲学与伦理的关系则更为直接,吴澄由此而强调读书是学者入门工夫。  相似文献   
96.
刘顺 《阴山学刊》2007,20(2):61-65
“生”与“死”是孔子学说中没有明言的问题,通过遮诠的表述,孔子表达了对“生”、“死”问题上采用对象化把握方式的反对。孔子对“知生”与“知死”割裂表诠,意在通过不可言说的言说,达到对“知生”与“知死”本是同一过程的领悟。在此领悟中,此在退回到本真能在。知生即为知死,知死即为知我。  相似文献   
97.
张贞 《南方论刊》2003,(5):56-56,48
部分学生之所以成为学习上的后进生,除了少数是智力方面的原因外,其他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影响.而学习心理上的障碍,就属于非智力因素,它包括意志障碍、情感障碍和思维障碍.  相似文献   
98.
声明     
《秘书之友》2013,(1):2
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著作权使用费及相关稿酬,本刊均作为作者文章发表、出版、推广交流(含信息网络)以及赠送样刊之用途,  相似文献   
99.
晚明易学家来知德继承并发展了汉宋易学,阐扬了以象解易的原则与方法,形成"舍象不可以言易"的易学说.本文从研究来氏易学思想特色入手,分别从"象"、"错"、"综"、"变爻"及"中爻"等五个方面来阐明其易象学思想,并阐述来氏象数与义理之间关系的观点,从而揭示来氏易学的哲学思想,并说明其易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0.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个人幸福的核心在于两个基本概念:“过日子”与“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