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84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113篇
管理学   2703篇
劳动科学   102篇
民族学   239篇
人才学   800篇
人口学   118篇
丛书文集   2879篇
理论方法论   537篇
综合类   7657篇
社会学   1676篇
统计学   411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23篇
  2022年   353篇
  2021年   368篇
  2020年   338篇
  2019年   325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435篇
  2014年   1814篇
  2013年   1138篇
  2012年   1231篇
  2011年   1220篇
  2010年   1077篇
  2009年   1228篇
  2008年   1361篇
  2007年   910篇
  2006年   720篇
  2005年   725篇
  2004年   550篇
  2003年   543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494篇
  2000年   406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51.
52.
张俊英  许永利 《科学咨询》2022,(10):126-128
针对终结性考核存在的诸多问题,对环境微生物学采用全过程考核模式。采用模块化考核方式,即学风考核、实践考核、理论考核。学风考核的目的是改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占比10%;实践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微生物学实践能力,占比35%。理论考核占总成绩的55%,内容以主观题笔试为主,检验学生理论用于实践的运用能力,采用非标准答案的方式进行评判。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动手能力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亦大幅提升。总之,全过程考核加强了教学过程的监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使教学质量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53.
本体论的诉求伴随人类的始终,但在不同的时代则具有各异的历史及逻辑形态。在古典本体论的逻辑构成中价值遮蔽知识,价值与知识处在矛盾对立状态,这一形态决定了古典本体论的命运:不断被近代认识论解构。生态文化则为本体论的重建提供了新的视野,它在新的基础上实现知识与价值、实然与应然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4.
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是知识管理的必备环节,本文在总结国内外企业绩效和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平衡计分卡与模糊数学的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模型,对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5.
树立和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关键密码。运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128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在时代变迁与党的建设发展的逻辑理路中,生成当前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研究热点中的四大论域。学界在理论意蕴、历史脉络、现实审视、实践进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视角上重单向度轻多维度、内容上重宏观发展轻微观拓展、方法上重学理自述轻实证借鉴的不足。因此,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整体系统性研究、跨界研究以及现代化研究将是未来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56.
本文论述了出版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实施知识管理的基本内容、途径和行为主体.  相似文献   
57.
58.
59.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承载游牧民生态智慧和生存技能的习惯规范,与草原生态治理和牧区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基于本土知识的牧区习惯规范在当前新疆牧区草原生态保护及生态治理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草原牧区的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不能脱离牧区社会本土知识,挖掘草原生态习惯规范中有益的本土智慧和实践价值,可以为牧区可持续发展和草原生态治理提供经验基础,也有利于促进国家现代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60.
张齐明 《国学学刊》2022,(3):13-17+138
“时空同构”是华夏文明最为典型的知识性形态,它构成了中国古典知识体系的深层结构。源于这一知识结构的天文、历法、术数、医学等具体知识基本上确立了华夏文明的基本走向。经典的创制与诠释,政治、制度及社会生活的展开,均依赖于这一知识结构的支撑。这种长期稳定的知识结构,为我们开展中国古典学研究提供了自然而又合理的时间坐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