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3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50篇
管理学   859篇
劳动科学   52篇
民族学   119篇
人才学   328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708篇
理论方法论   462篇
综合类   2366篇
社会学   1357篇
统计学   26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385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510篇
  2013年   405篇
  2012年   424篇
  2011年   465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445篇
  2008年   360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71.
礼仪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礼仪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始终以某种精神的约束力支配着每个人的行为。礼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适应时代发展、促进个人进步和成功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具有跨时代、跨世纪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372.
陈柳悦 《职业时空》2009,5(11):77-78
教师是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文章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指出了高职英语教师素质发展的基本途径,以适应英语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373.
王一 《人才瞭望》2016,(11):74-74
古代君主十分注重官员的读书与学习,并倡导建立“学习型政府”,通过对官员的文化培训,达到维护、巩固阶级统治的目的,而这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和行政能力。  相似文献   
374.
王晓晖 《人才瞭望》2016,(2):110-111
近年来,由于煤矿安全事故、工程施工事故等频发,造成一定程度的财物损失以及人员伤亡,企业员工岗位技能的强化和员工安全素养的提高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企业新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容易造成工作失误,带来安全隐患.师带徒的人才培养模式被逐渐应用,其能够将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降至最低,对企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75.
茶在民间婚俗中历来是“纯洁、坚定、多子多福”的象征.男女订婚,要以茶为礼,茶礼成为男女之间确立婚姻关系的重要形式. 男子向女子求婚,称“下茶”,女方受聘茶礼,称“受茶”,即成为合法婚姻.如女子再受聘他人,会被斥为“吃两家茶”,为世俗不齿. 旧时在江浙一带,将整个婚姻礼仪总称为“三茶六礼”.其中“三茶”,即为订婚时“下茶”,结婚时“定茶”,同房时“合茶”.也有将“提亲、相亲、入洞房”的三次沏茶合称“三茶”.  相似文献   
376.
目前人文素养教育实践正在各大高校开展。文章以河北工程大学图书馆为例,分析高校图书馆在人文素养教育中的地位,探讨高校图书馆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以便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职能。  相似文献   
377.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更好地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提供学生感兴趣的信息,紧扣课文内容的信息,简练、精确、前沿的信息,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378.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既是管理者又是教育者。一方面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另一方面又承担着高校学生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在新的历史时期,辅导员承担着更为重要的教育、管理、服务等高等教育第一线的重任,辅导员应积极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379.
朱熹“祝告先圣”的礼仪实践,为理解儒者的精神生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本”。要诠释这一“文本”的深层意涵,应呈现其结构要素,聚焦于揭示礼仪实践中的意义经验。“祝告先圣”这一礼仪行为,涉及朱熹的三个基本信念:祭祀、祈祷与先圣。朱熹相信,祭祀是与祭祀对象的真实“感通”,祈祷是安顿自身情感并“悔过迁善”的精神活动,先圣则是道学事业的神圣“原型”。“祝告先圣”是朱熹遭遇“先圣之灵”的当下时刻,会在对自身的反省和观照中实现生命的超越和转化,具有深刻的精神性意涵。朱熹“先圣祝文”中充满敬畏、谦卑和懊悔的语词,正是这种精神活动的外化表达。因而,对朱熹来说,先圣作为“道”的象征,成为“神圣”介入其生活的基本方式。从思想与生活交织互动的角度对这一“文本”的分析,可以为如何更深入探究儒家传统的精神特质及其落实,提供视角上的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380.
民办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的学科素养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提升学校的教科研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重视青年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关乎民办本科学校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