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57篇
社会学   106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马健 《公关世界》2016,(16):100-103
社会学家霍尔曾经指出:“企业对艺术品的购买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企业艺术’市场。这个市场本身也遵循着‘金钱话事’的逻辑。于是,艺术日益被有钱购买它们的个人或群体所塑造。”霍尔的感受无疑是真切的。因为在很多时候,企业的收藏行为常常会导致其他企业的跟风效应,并因此而不断强化这种效应。  相似文献   
12.
现在不少心理学家、社会学家都提倡老年人与年轻人交朋友,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因为忘年交可以使老年人忘掉年龄的差距,给老年人精神上带来青春和活力,延缓心理衰老,有益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张伦 《中国学术》2000,(2):315-319
这或许是个在中国读者看来陌生的问题。但阿兰·图海纳正是以此为题出版了一本新作。也许是介绍不足的缘故,著者在中国大陆不是特别闻名,但作为重要的社会学家和社会思想家,图氏自六十年代起便在法国乃至西方学术界享有盛名。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14.
陈晋 《学术研究》2012,(3):13-18,34
社会学思考和所有人文科学的思考一样,同见证了其诞生的西方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1]当代社会的多元化过程,拷问了作为记述、依附于现代性观念——特别是欧洲现代性观念——的"社会"概念;另一方面,欧洲思想则仍继续将自己看作其他所有历史(包括中国、印度、阿拉伯、非洲、巴西,等  相似文献   
15.
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主张研究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实践活动,并认为个人的行动与外界环境处于不断的相互建构之中。《红楼梦》文本的一个突出特点正是通过人物言行和日常情境展示对生活世界进行细腻描绘,进而逐步建构大观园中的权力关系和结构的。本文拟从梳理贾府头绪繁多、明暗交织的权力斗争的角度,来揭示一位通常被人忽视的人物——王夫人。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曾在其著作《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提出一个宗教所具有的两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1、必须具有与神圣有关的信仰与仪式。2、必须具有一个由具有相同信仰和仪式的人所结合而成的道德共同体,即通常意义上的教会。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古代并没有一个如同西方基督教那样严格符合标准的宗教团体。但考虑到中国与西方历史环境的不同,我们常常把中国古代一些带有宗教色彩的团体亦称为宗教。  相似文献   
17.
劳模说     
《成才与就业》2014,(Z2):10-11
社会学家艾君在《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一文中指出:劳模,意味着"光",是一种能照亮黑夜,温暖人心的希望之光;劳模,意味一种"文",是一种人理之伦、人生之道的"人文";劳模,意味着"取向",那是一个时代的追寻脚步,人生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当中国梦和劳动紧密相连,作为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劳模又为我们带来哪些受益  相似文献   
18.
王磊 《领导之友》2010,(5):44-45
<正>在社会结构中,中产阶层的地位举足轻重,在政治上通常被看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在经济上被看成是促进消费和内需的重要群体,在文化上被看成是承载现代文化的主体。社会学家通常认为  相似文献   
19.
新型孝养观的含义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早年指出,西方社会是“接力”式养老模式,我国则是“反哺”式养老模式。孝道不仅是父母的需要、老年人的需要,也是儿女的需要、年轻人的需要,是一种良心债,是对父母慈爱的一种回馈、反哺,是年轻人做人的一个道德需要。  相似文献   
20.
黄昏     
我们生活的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在地球诞生至今的漫长岁月里,地球气候直处于冷暖交替的变迁之中,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种也经历了5次大灭绝。亿万年后,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又会是哪些生物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呢?美国“探索频道”组织国际权威的气象专家、地质学家、生物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这个问题作出了相当惊人的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