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137篇
  免费   3443篇
  国内免费   613篇
管理学   24385篇
劳动科学   2063篇
民族学   3190篇
人才学   3168篇
人口学   2006篇
丛书文集   34485篇
教育普及   5篇
理论方法论   8603篇
综合类   57540篇
社会学   12848篇
统计学   9900篇
  2024年   614篇
  2023年   2267篇
  2022年   2097篇
  2021年   2367篇
  2020年   2045篇
  2019年   2061篇
  2018年   1093篇
  2017年   1876篇
  2016年   2626篇
  2015年   4105篇
  2014年   10140篇
  2013年   8655篇
  2012年   10950篇
  2011年   12538篇
  2010年   11482篇
  2009年   12173篇
  2008年   13342篇
  2007年   9385篇
  2006年   8489篇
  2005年   8069篇
  2004年   6570篇
  2003年   5939篇
  2002年   4890篇
  2001年   4737篇
  2000年   3831篇
  1999年   1566篇
  1998年   965篇
  1997年   779篇
  1996年   604篇
  1995年   374篇
  1994年   254篇
  1993年   210篇
  1992年   215篇
  1991年   227篇
  1990年   289篇
  1989年   192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梁绍连 《科学发展》2015,(1):107-112
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疲软,增长格局加速分化;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新常态"特征显著。上海经济的"新常态"的实质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结构发生根本改变,表现为新阶段、新增长、新结构、新动力、新空间、新风险。要用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来推动经济增长,即:服务业提升、城乡一体化、制造业升级。  相似文献   
73.
进化论思想与唯物史观同为近代中国影响广泛的思想。二者的传入时间接近,并且都经历了中国化的过程。随着进化论思想在现代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批判和质疑,唯物史观早期传播和发展的历程也经历了重新的审视。文章从近代思想史发展的事实出发,重新厘清两种思想的关系,并具体论证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能否从广义上归结为一种进化论的思想,以及进化论思想在中国是否经历了一个向唯物史观转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74.
75.
76.
77.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语言的本质以及对语言教学的意义,通过对英语学习者语言忽略所导致的一些错误进行修正,并提出在英语教学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78.
《管理世界》2020,(3):F0004-F0004
中国经济发展即将迈入"十四五"时期。该时期是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但与此同时也将面临着更复杂的发展环境和更严峻的风险挑战。鉴于此,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管理世界杂志社支持的"‘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研讨会"定于2020年6月在南开大学召开,旨在对"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新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促进中国特色经济学发展,深化经济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解释力与指导力,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  相似文献   
79.
我国新常态时期的经济发展,承担着有效化解长期粗放发展中积累的矛盾与风险以及保证经济提质增效稳定发展的双重任务。但从目前整个经济发展态势看,因受众多因素制约,老问题还没得到有效解决,新问题又不断出现,如发展速度下滑较快、人民币汇率走势不稳、城镇化盲目扩张形成多种矛盾等。这对新常态时期"发展与调整"双重任务的实施,既形成制约,又带来新的风险。对此,需要采取诸如夯实推动发展的动力基础、打造稳健的金融市场、继续加大对"短板"的扶持力度、健全市场竞争机制平台等措施,着力防控和化解各种风险,促进新常态下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80.
一座城市的博物馆作为这个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作为这个城市的文化地标,作为这个城市的精神家园,其存在的价值就在于能有效地将藏品及其研究成果与社会公众有机地联合起来,并充分彰显其收藏、展示、研究、教育的基本功能。本文仅就如何让博物馆更好地成为青少年社会实践的终身课堂的角度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