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6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李商隐生活在佛禅大炽的时代背景下,自身亦有亲近佛禅之意,其诗歌作品自然满蕴着佛理禅意。他以佛家不二分别、众生平等思想抒发对女性的真挚情感,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让他在求之不得的爱情中体会离别之苦。同时其作品中也展现出为官之路坎坷多变、升沉不定,这恰恰与佛家“无常”观相契合。难能可贵的是李商隐能在困境中转身回向,超脱一己私利和现实困境;他在政治诗中对人民的苦难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其在展现佛家慈悲之心的同时,亦体证了佛理禅意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32.
小时候,我跟着母亲去城里的表姨家走亲戚。母亲牵着我的手,走了很久很久,我非常累,心里一直在想,表姨家怎么那么远呢?远得好像永远都走不到。我不停地问母亲:"快到了吗?还有多远?"母亲安慰我说:"快了,快了!"我每走几步,就要问:"快到了吗?"很快,我筋疲力尽了,可仍然没到。我坐在地上耍赖,再也不肯走一步。母亲只好背起我,继续朝前走。我趴在母亲  相似文献   
33.
禅与后文化背景下的网络文学有某种穿透时空障碍的精神呼应 ,将中国古老的禅文化与网络技术时代的文学新变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比较和融贯 ,不仅可以使老去的文化重焕青春 ,也能帮助当代网络文学沉淀一种更深厚的文化底蕴。禅文化对网络文学的美学意义包括 7个方面 :“空船载月”的禅境审美、“境随心转”的定力修为、“黄花般若”的诗性本源、“直抉神髓”的禅机灵慧、“鸢飞鱼跃”的本体性游戏、“山水自见”的平常心、“以淡照腴”的虚飘风范  相似文献   
34.
最早听说瑜伽起源于印度时,陈蕙有些不解,如此纯静而又玄妙的瑜伽功怎会出自那个叫人“惊艳”的国度,高温下蓬勃生长的热带花草,女人绚丽斑斓的莎丽,就连它有名的脏,乱都透着俗市市景的浓郁风情。  相似文献   
35.
高人雄 《阅江学刊》2015,(1):96-100
孟浩然一生与鹿门山、鹿门寺及诸多寺庙、僧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孟浩然对隐逸生活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他对佛理禅意的理解和认同,这种认同感的强化,又促使他与僧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对寺庙僧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孟浩然这种佛教情节与现实交杂互叠后,则又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促进了孟浩然对隐逸生活的真正选择。孟浩然诗中的鹿门山寺与山僧情结,暗示着其人生旅途轨迹。  相似文献   
36.
本来在画坛就有一定影响的方云先生,这一下可出大名了,就连台湾的佛禅大师星云郁邀请他作为嘉宾,出席其《百年佛缘》新书发布与淡话会近日,笔者专程上门拜会了从台湾回来不久的方云先生,其中等身材,不胖不瘦;穿着中国传统服饰——中装,显得非常传统;稍稍偏短的小平头,给人留下非常精神饱满的印象;再往脸上看,慈眉善目,下巴蓄着寸把来长的山羊胡须,彰显出儒雅、智慧的光芒;见面时习惯的双掌合一,给人以谦虚、虔诚、沉稳、大方之感觉。应该说,对禅文化的学与悟、思与变、清与静、传与承,以及禅意丽的创作、实践与生活的体  相似文献   
37.
苏轼作为宋朝文坛第一诗人,他诗思高旷,气象万千,创作了大量含藏着非常深刻佛禅理趣的禅意诗。苏轼的禅意诗为人们困倦的心灵提供了一个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有利于人心灵的健康,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塑造,因而在当代仍有着巨大的社会文化价值。笔者爬罗剔抉苏诗典集,对其禅意诗进行梳理归纳,试从悟得生命真谛、从容应对挫折和微笑拥抱人生三个方面阐释苏轼禅意诗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8.
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由于社会、家庭的影响和坎坷的人生经历,禅学对他世界观的影响甚深。作家的世界观必然深刻地影响着他的创作。王维诗歌中处处表现出了作家的“空观”宇宙万物的人生态度和获得“物我两忘”境界的喜悦。禅宗的影响,使王维诗歌形成了空、静、寂独特的艺术境界。王维诗歌和蕴含着禅意,还因为佛教思维与文学思维具有共同的特点:注重体验,注重意象创造。因此,作家可以将对禅理体悟的感受,通过文学作品表现出来,作品也就被赋予了禅意。   相似文献   
39.
王罡 《华人时刊》2012,(11):70-71
赏析提要:作品5次著录,淡墨禅意,以圆为主,极具立体感、金属感、现代感,是林散之先生的绝笔之作,是林散之先生晚年的代表作。1989年10月15日,林散之先生家热闹非凡,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孙子孙女,还有学生等20人欢聚一堂。因林老身体日渐衰弱,家人决定提前为他庆祝92岁生日,寿宴全程录像。人逢喜事精神爽。林老十分开心,精神比以前好了很多,吃了不少菜,还喝了点酒。之后没过多久的一个中午,林散之先生起床后突然叫  相似文献   
40.
禅诗英译是中国禅宗文化和诗歌文化"走出去"的主要路径之一.禅诗英译的主要目标是要实现禅诗中所包含的禅理和禅意在英语和英语文化中的再现.禅诗英译的方法主要有:以动喻静的转化法、添加注释的厚译法、视觉化译法、陌生化译法、改译法、词语活用法以及创造译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