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48篇
  免费   385篇
  国内免费   65篇
管理学   2519篇
劳动科学   80篇
民族学   59篇
人才学   141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2388篇
理论方法论   466篇
综合类   4601篇
社会学   450篇
统计学   977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395篇
  2022年   346篇
  2021年   357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311篇
  2015年   414篇
  2014年   833篇
  2013年   652篇
  2012年   779篇
  2011年   709篇
  2010年   653篇
  2009年   873篇
  2008年   678篇
  2007年   513篇
  2006年   472篇
  2005年   505篇
  2004年   369篇
  2003年   392篇
  2002年   338篇
  2001年   296篇
  2000年   261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这就需要农业金融这一经脉的畅通。随着外生金融的退出,内生金融在农业发展中起到越来越明显的主导作用。从博弈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外生金融在农村退出具有必然性,内生金融的发展在外生金融退出、农村金融市场残缺的现实条件下,可以满足农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资金供给的愿望,对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在对苏南农村的金融机构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苏南农村虽然存在内生金融机构,但状态不佳,甚至游离于对农业的服务之外。因此,有必要根据苏南地区的实际情况鼓励和规范农业内生金融体系:(1)完善金融制度,鼓励正当合理的民间金融机构填补外生金融退出农村金融市场而造成的空位。(2)建立农业发展基金会,变政府的财政资金直接投入为间接资金支持。(3)依托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农业合作基金会。  相似文献   
132.
区块链技术通过加密算法、分布式共识机制以及经济奖励激励模型,解决了不同主体之间信任构建的难题,是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创新应用。供应链金融则依托供应链中真实交易关系,运用自尝性贸易融资方式为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可及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目前,中国供应链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资金供求不契合、电子凭证传递对接困难、融资环节信任缺失、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等问题。区块链技术赋能供应链金融能够优化企业融资环节,帮助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更好地实现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商品流的融合,提升凭证运行效率,并降低信用风险,最终实现供应链金融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33.
选取2011-2021年的省级数据,构建粮食供应链韧性和农村数字化的综合指标体系,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农村数字化对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数字化的发展能够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农村数字化对粮食供应链韧性的正向效应在中部地区最强,西部地区最弱。因此应重视农村数字化转型在粮食供应链韧性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农村数字化转型阶梯式发展,以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4.
雍瑞祥 《社科纵横》2007,22(2):48-49
金融创新是金融深化的突破口,金融监管作为一种管制手段对金融创新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不同类型的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在“博弈”互动过程中,共同促进金融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5.
2007年是见证中国金融全面开放、全面改革的第一年。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回顾五年多的发展和改革历程,中国金融服务业在“入世”开放承诺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将集中研究金融服务贸易的“入世”承诺及其作用机制,以及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入世”承诺对金融体系稳健发展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金融服务贸易“入世”开放承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程度、金融制度和监管体系的建立以及金融机构综合实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6.
国家形象特别是大国形象,对东亚国家间各种政治经济关系、包括金融合作,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本文从分析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国家形象入手,归纳了中国在东亚地区国家形象的三个矛盾性特点,进而探讨中国国家形象与东亚金融合作的关系,从认同的角度剖析东亚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137.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合理界定农村非正规金融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金融制度缺陷和非正规金融的相对优势,提出我国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科学合理性,并从现实发展角度进一步提出要确认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法律地位,因地制宜地适度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有效缓解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紧张对立气氛,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由此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8.
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用率低下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数字金融可能影响农户的气候适应性行为。基于河南、陕西、山西三省1 384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构建反事实分析框架,实证分析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气候适应性行为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使用数字金融能显著促进农户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行为,具体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下,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若未使用其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程度将下降;未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如果使用了,其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程度将上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提高借贷易得性与信息易得性,进而促进农户采纳气候适应性行为,农户对于金融包容性的认知能够正向增强数字金融对农户气候适应性行为的影响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使用对于资本型适应性行为影响的边际效应最大,在反事实假设下也表现为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资本型适应性行为提升效果最强;数字金融对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率较高、接受过培训的农户采纳气候适应性技术促进效应更高。  相似文献   
139.
为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文章选用全国31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显著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且该作用通过促进就业、增加收入和升级产业结构等机制产生;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作用在中西部和低城镇化水平地区更强。这进一步证实了数字普惠金融具有良好的普惠性和抑贫性,能够有效提升金融帮扶效应,起到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0.
我国农村非正式金融:生成机理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非正式金融发展迅速,在部分地区甚至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非正式金融的生成机理,深入剖析了我国农村非正式金融生成的外生性与内生性,指出金融抑制以及由金融抑制导致的政策扭曲是其生成的主要外在原因,而特殊的信息甄别能力等是其生成的内在必然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村非正式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引导其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