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05篇
社会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分析调查汉语普通话称谓语的使用情况并进行性别比较表明:不同性别青少年在称谓言语行为的使用和态度上同大于异,差异性在于男性多采用次标准称谓形式,注重其身份地位功能,而女性多采用标准称谓形式,注重其礼貌功能.  相似文献   
52.
现代文学名著《四世同堂》中的称谓语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两大类,体现出浓郁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文章采用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在明确称谓语内涵的基础上,全面描写了《四世同堂》中的称谓语系统,并着重探究了称谓语的构成特点和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53.
称谓语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和社会现象,它与权势、同等语义及礼貌原则息息相关。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现代汉语代词称谓语中的第二人称代词"你"、"您"的使用符合上述原则,并在新的社会语境下产生了新的使用趋势。  相似文献   
54.
在语言习惯上,"性别歧视"通常是指语言系统中对女性称谓的歧视。对汉英文化中的称谓语所体现出来的性别歧视进行了充分的研究,认为在英语中,与男性有关的称谓,一般都体现了一种社会认定的褒义色彩,而女性称谓形式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引申的贬义色彩;在汉语中,语言称谓上的"性别歧视"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  相似文献   
55.
Verschueren的顺应论是一种语用综观.语言的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使语言的交际双方面临多种选择并要做出灵活的变通.社交称谓语的选择既要考虑社会制约因素,也要考虑心理情感,心理动机及交际语境等动态因素,其实质是对不同语境关系、结构客体和意识突显的顺应,是一种动态的顺应.  相似文献   
56.
性别刻板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刻板印象,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在缺乏性别身份提示的言语交际活动中,人们本身具有的性别刻板印象能影响他/她对信息解析或理解的方式,刻板印象常常使它的对象受到先入为主的对待,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受到社会文化、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大众传媒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7.
《孟子》的行文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汉语的风貌,其称谓语体现了汉言的文化特点。《孟子》称谓语主要分为第一人称称谓语和第二人称称谓语,其形成、发展以及使用都有一定的特点。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在语法和语用方面对《孟子》称谓语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其特点有三:一是其称谓语的语法功能有稳定的系统;二是其称谓语在语用上不仅使用情况各异,而且感情色彩浓厚;三是语境对称谓语有制约作用。总之,《孟子》称谓语体现出传统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58.
现实生活中,称谓语的使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模糊性。称谓语使用的模糊性使其合乎语言运用的规则。  相似文献   
59.
通过社会语言学探讨汉语配偶称谓语的历时演变,可见汉语配偶称谓语具有鲜明的特点,它的历史变迁,不仅仅涉及语言学问题,也涉及到社会文化等深层次问题,反映了中国社会进步的艰辛过程。  相似文献   
60.
语言性别差异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内容,而称谓语的性别差异具有典型性。本文从词汇的角度,研究称谓语性别差异现象的各种表现。并且,从语言视角,透视称谓语性别差异所折射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