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89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29篇
社会学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秦代刻石文共计七篇,它们反映出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后对未来国家发展的规划设计,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先秦法家思想的接受和继承。主要表现在重视国家法令、重视分职以治吏,以及民俗的法律化和对确定的大一统王朝的追求。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解读刻石文我们还发现,秦始皇对法家思想不是一味地继承和接受,而是同时又有所发展:他并不遵行法家着意提倡、主张的君无为臣无所不为的"无为而治";他不再坚持法家非常重视的重农抑商经济政策,而是在重农的同时也为工商业提供了适度发展空间;融阴阳家思想要素于法家之中;主张偃兵息武。这些接受和发展表现为我们动态地认识先秦法家、客观地评价秦始皇提供了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02.
<管子>主张的和谐社会是取法自然的社会,是在与自然和谐之上的顺势而动,主张适时的农业生产建设.在社会生活方面,保障弱者,对于才能优异的人,根据特长委以相应的责任;保持法律稳定性及公平和公正;是安定的、知礼义的、教化成俗的社会.<管子>和谐社会的基本核心是法律的公平和公正,礼义和教化是为了维护法制的实施.社会生活的安定和保障也是为了使民众各安其居,保障社会生活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3.
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管子支撑板制造质保软件的可靠性评估模型,并以实例求解。  相似文献   
104.
以《管子》为主,从精气说、智慧修心说、心君说三方面探讨了中国哲学对建立中医理论体系的作用,指出了中医学的自然哲学特征和今后应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5.
管子》的"名"并不是传统所理解的"概念",而是一种用以标记、指称事物的名称符号。在《管子》中包含了较丰富的语词符号思想,它具体探讨了"名"的生成及其作用、语词符号与指称对象的关系以及规范这种关系的意义等问题。《管子》的语词符号思想,对于当今的符号学理论研究,仍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6.
107.
中国古代政治家、哲学家十分重视人才在国家中的作用,留下许多关于重贤的论述。《管子》重视人才,其关于人才管理的论述散见各篇中,从人才作用、人才选拔、人才使用等方面均有阐述。  相似文献   
108.
告子被不同的学者们解读为道家、儒家或墨家.本文支持葛瑞汉的观点,认为告子思想与《管子》诸篇所记载的稷下道家思想有明显的相似处.借助《管子》诸篇,特别是“内静外敬”一语,可知告子的“不得……勿求……”句不是条件句,而是并列句,表示“即使不得,亦勿求”.这与《管子》诸篇反对“求”而主张“不求而自得”相同.《墨子》的相关材料说明,《孟子》知言养气章的“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整句都在批评告子.求与得、内与外的关系是一个基本的伦理学问题,孟子的“求则得之”可以看作是他的思想起点,而这一起点恰恰是在与告子的“不得勿求”思想相对立的情境下提出的.  相似文献   
109.
《荡寇志》中表现出的科技兴兵、实业强军的军事思想与管子的军事思想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正是管子军事思想中的这些进步之处,促使作为传统读书人的俞万春在对儒家军事思想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从更加务实的角度,走出了一条与传统士人有别的拯时救世之路.《荡寇志》中的军事思想体现了其作为一部救世书的本质,因此,我们对《荡寇志》应该有一个崭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0.
曹应旺 《决策探索》2013,(22):17-19
外局之势:来势宏大、气象喜人 中国的思想传统之一是重视势。《孙子兵法》上讲.“激水之疾,至于漂石,势也?”“善战者,求之于势。”《管子》这部书第二篇的篇名就叫《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