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4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92篇
劳动科学   52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289篇
理论方法论   72篇
综合类   492篇
社会学   111篇
统计学   6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以多部门熊彼特模型和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纳入"经济增长导向、需求结构内生、异质性劳动分类"三大假设,综合运用1993~2014年的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论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应简单仿效西方的特征事实,陷入市场与政府之争;而应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系统认识"在不同结构的实施条件下,后发赶超国家供给侧的主导性动力机制发生结构性演变"的内在机理。其中技术结构和需求结构是推动供给侧阶段演变的两个基本实施条件,劳动则是中国供给侧实现增长的根本动力。当经济增长处于索洛区域,技术结构远离技术前沿面且需求结构以基本需求为主,供给侧的经济增长以生产性劳动为主导性动力机制;当经济增长处于罗默区域,技术结构远离技术前沿面且需求结构以非基本需求为主,供给侧的经济增长以研发性劳动为主导性动力机制;当经济增长处于熊彼特区域,技术结构离技术前沿面较近且需求结构以非基本需求为主,供给侧的经济增长以认知性劳动为主导性动力机制。当前中国供给侧的结构特点正从罗默区域转向熊彼特区域,因此,发挥以企业家群体为主的认知性劳动引领作用将是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切入点。  相似文献   
992.
吉隆县与尼泊尔接壤,是西藏自治区主要边境县之一,在边境贸易、战略位置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边境县域的扶贫攻坚,直接关系到边境贫困群体的民生改善,同时也与边境安全与发展相关联。文章以2016年在日喀则市吉隆县调查的百户问卷数据为主,对该县贫困群体的结构性特征和经济生活状况进行了阐述,从多维度反映了边境县域贫困群体的贫困状况。  相似文献   
993.
《江西社会科学》2018,(4):70-81
基于1997-2014年我国31省市区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SYS-GMM估计法考察金融、互联网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实证分析显示,互联网发展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都具有正效应,且对后者效应更为明显;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和结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影响差异较大,尤以金融结构对高级化作用最为突出;互联网发展与金融规模交互项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有"马太效应",但抑制高级化,而与金融结构的交互项结论则恰恰相反。通过检验发现,2007年为结构性断点并分析其阶段性转变,结果显示2007年以后各变量影响系数发生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994.
995.
中国城镇人口失业结构与结构性失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中国城镇人口失业结构分析后发现 :低素质人员和因企业倒闭或其他原因而失去工作人员在失业人口中占有较大比重。由于劳动要素流动性低下 ,人员素质不适应转轨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的调整 ,所以结构性失业是当前我国城镇失业的主要形式。增加职业培训力度 ,建设健全劳动要素市场 ,提高劳动要素流动性是解决中国城镇人口失业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6.
劳动供给和需求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多种方法对"十三五"以及今后更长一段时期中国劳动供求变化进行预测和分析,并使用脱离教育人数法预测了每年新增劳动力的规模和结构,结合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就业弹性变化规律预测了劳动需求变化.预测结果显示:"十三五"时期,新增劳动力供给规模稳中略降,年均增加1568万人,劳动需求增长也比较平稳,年均增加1542万人,劳动供求呈现基本平衡的格局.不过,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却在不断加大,结构性失业问题比较突出;文章在对劳动供求缺口分析的基础上,具体测算了"4050"人员、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在失业人员中的规模,并就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97.
冷水江作为资源枯竭的革命老区,拥有锡矿山这样具有红色渊源的百年工矿旅游资源,如何利用好红色资源,实现新的经济增长,成为冷水江革命老区发展转型的重点。文章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出发点,探讨冷水江锡矿山红色工矿旅游的发展中供给结构不合理、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低下等问题,提出满足消费者需求,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打造精品意识理念,提高旅游产品质量;提升供给效率,优化旅游产品要素配置;培育市场主体,完善行业生态;融合相关产业,加大公共文化供给等建议。  相似文献   
99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意义就是要推进乡村社会的发展。在凤阳县新农村建设实践经验中,显现出制约乡村发展的问题并非一般问题而是乡村过密化的结构性困境,它受复杂的综合性因素的影响。要走出这一结构性困境,新农村建设需要在宏观层面上再次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农业外转移,扩大对乡村的资本、技术和信息投入。  相似文献   
999.
在利益密集型村庄,"分利秩序"成为瓦解村级基层组织合法性的关键变量,探讨如何规避"分利秩序"的问题便具有政策研究意义。本文以上海市若干近郊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近郊村村级基层组织现状的考察,发现村级基层组织在三个层面发生改组:第一,村干部通过内部分工与分层完成"双重角色"的分离;第二,通过调整村级组织的内部权力结构以实现权力的集权化;第三,通过"嵌入式"镇管村体制将村级权力运作的外部监督制度化。村级治理在权力主体、权力结构和镇村关系三个层面的变化重塑了村干部的行为逻辑,村干部由"结构性自利"转变为"结构性自制",从而实现对"分利秩序"的规避,为利益密集型村庄走出村治困境提供了新的经验与路径。  相似文献   
1000.
概念隐喻与人类对所使用的语言的理解之间关系密切,所以隐喻研究已经成为现代语言学语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我们提供了新的途径,使我们从认知的角度来理解语义。隐喻的分类错综复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主要按Lacoff和Johnson的分类方法,分析不同隐喻意义形成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