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638篇 |
免费 | 473篇 |
国内免费 | 46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564篇 |
劳动科学 | 197篇 |
民族学 | 302篇 |
人才学 | 807篇 |
人口学 | 106篇 |
丛书文集 | 4845篇 |
理论方法论 | 995篇 |
综合类 | 12291篇 |
社会学 | 2730篇 |
统计学 | 74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80篇 |
2023年 | 586篇 |
2022年 | 577篇 |
2021年 | 832篇 |
2020年 | 662篇 |
2019年 | 816篇 |
2018年 | 315篇 |
2017年 | 569篇 |
2016年 | 727篇 |
2015年 | 1125篇 |
2014年 | 2007篇 |
2013年 | 1743篇 |
2012年 | 1864篇 |
2011年 | 2017篇 |
2010年 | 1856篇 |
2009年 | 1947篇 |
2008年 | 1805篇 |
2007年 | 1415篇 |
2006年 | 1223篇 |
2005年 | 1105篇 |
2004年 | 920篇 |
2003年 | 924篇 |
2002年 | 890篇 |
2001年 | 666篇 |
2000年 | 379篇 |
1999年 | 116篇 |
1998年 | 66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网络口碑、感知价值对顾客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向的网络口碑对感知价值有正影响,进而正向影响顾客的购买意向.反之亦然.网络口碑传播是把双刃剑,应正确认识网络口碑传播的特点,平衡传播相关各方利益,这在市场营销中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2.
网络公共领域的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钦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
网络公共领域不仅满足作为公共领域的一般要求,而且在主体、场域和对话机制三方面都具有新的特征。网络社群是新主体,网络空间是新场域,网络对话是新的民主机制。 相似文献
93.
94.
以国庆60年期刊成果观摩、梳理2005—2009中文期刊传播数据与品牌期刊群、公布网络发行量、发布李东东副署长作序的《期刊主编访谈》等为议程内容的“2009中文期刊网络传播排名发布暨3G时代期刊盈利模式高峰论坛”日前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龙源期刊网主办,协办方包括中国期刊研究所、中国图书商报等业界权威机构.本刊执行主编王奎龙代表《东西南北》杂志社与09年度网络传播TOP100刊社及龙源期刊网合作伙伴期刊社人士共聚一堂。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 相似文献
95.
96.
网络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广泛的应用性.但其负面效应也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其物理学与美学的双重特征、审美形象性、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审美情感的差异性等,使网络文化的优势与劣势并存.如要实现网络文化内涵与实施对策的创新,就应在强调网络文化重要价值的同时,要尽最大可能将传统文化的注重人性化的零距离的理论与实践融汇其中;在运用网络手段的同时,要调动一切因素来削弱网络由于机械化、格式化等带来的人际间的隔阂;要尽最大可能消除由网络虚拟化所带来的人格面具化,将真实、自然的审美观融化在网络文化中. 相似文献
97.
98.
我曾听一位青年朋友聊及一件网络上的小事。这位青年朋友足高1.82米,有次在论坛讨论身高,他实话实说,结果不少人阴阳怪气跟帖:网上就没有低于1.8米的。那意思自然是不信,说他是吹牛大王。 相似文献
99.
陈硕颖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30-33
模块化生产网络的治理结构是一套复杂的控制系统,它服务于网络旗舰内部不同任务单元以及各层级组织在网络中的功能定位。网络旗舰在内部采用信息包裹型的治理结构,让目标矛盾的业务单元相互独立,来避免企业内部的紧张关系,兼顾利润最大化与网络合作的逻辑。网络旗舰和一级供应商之间采取的是相对平等的模块型治理模式,网络旗舰借助产业标准的知识产权,实现非股权控制。一级供应商与底层供应商之间采取不对称的领导型治理模式,一级供应商依靠物质资料所有权及其中间层垄断地位获得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模块化生产网络层级式的治理结构表明,中国企业只有逐渐向一级供应商攀升,或者构筑以其为核心的模块化生产网络,才能得到网络剩余的合理份额。 相似文献
100.
马季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1,(1):166-181
中国当代文学阅读层面上的价值认同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新的写作群体、写作方式不断涌现,使固有的理论批评体系遭到撞击、被撕裂,从而导致理论批评不时出现失语现象。随着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非主流文学在阅读与消费环节中的影响日益增强,这就使得上述问题转化成了新的矛盾——互相不能包容的阅读隔膜。十多年来,网络上产生了海量的小说文本,逐渐形成了二十多种类型;本文兼顾时间跨度和创作类型,遴选了十年中不同类型的十部佳作,并针对它们区别于纸质媒体的艺术审美和创作特点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