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将罢工权纳入法制的轨道——兼评东航集体返航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罢工权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承认的公民的重要经济权利,它对于平衡和协调劳资关系、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确认罢工权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保障劳动者权益,信守国际条约的需要,也有助于将客观存在的无序的罢工现象纳入法律的规范。我国亟需完善罢工权立法,承认劳动者享有罢工权,并规定合法罢工的要件,对合法罢工予以保护,对非法罢工予以限制和禁止。  相似文献   
12.
李琰 《山西老年》2009,(3):65-65
1月29日,法国爆发了金融危机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罢工活动。全国数百万民众走上街头,表达对生活每况愈下的担忧和对政府推出的救市计划的不满。此次罢工人数之众和跨行业之广都创下新纪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以延边地区制造企业310名员工为有效样本,探讨了劳动关系变量对合作型劳动关系和罢工倾向的影响问题.结果表明:分配公正性、劳资共享信息、整合式集体协商和员工参与管理因素对合作型劳动关系有着显著正面影响,对罢工倾向有着显著负面影响;合作型劳动关系对员工罢工倾向有着显著负面影响,合作型劳动关系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因此,企业应构建合作型劳动关系,通过分配公正性、劳资共享信息、整合式集体协商和员工参与管理等策略来降低或避免员工的罢工倾向.  相似文献   
14.
张鸣 《中外书摘》2010,(10):83-84
重庆出租车司机罢工,据说,整整一天,这个山城连一辆出租车也没有。这样的事情,记得去年北京也发生过,突然有那么一天,市面上几乎看不到出租车了。这样的行动,出租车司机说,不是罢工,而是停驶。  相似文献   
15.
我建议对经济罢工权立法,规范罢工行为,制止非法罢工,避免经济问题政治化,防止劳资矛盾演变为官民冲突,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6.
领袖的风范     
1922年9月,安源罢工胜利后.工人们提出要给刘少奇每月200元银洋的薪金,但他只要了每月15元的生活费。他说:“共产党人不是为了金钱,而是要让天下受苦的人得解放;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生活不能高于人民,贪求享受。”  相似文献   
17.
倪复生 《学术界》2012,(7):233-240,285
在法国,罢工现象司空见惯,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法国百姓生活,乃至法国社会文化的一部分。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此仅限于报道层面,缺乏较为深入的分析。本文在对国外文献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法国社会的价值观、劳动管理体制以及法国文明基因等方面入手,对法国罢工文化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研究。文章认为,在法国文明形成的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下,享乐主义、平等价值观主宰下的个人主义劳动观与福利社会结合后自然导致劳动管理体制的一再失效。因此,合理而有效的罢工无疑是不断改善劳动管理体制的一个对策,是劳动者对劳动意义再认识的一种途径,是实现社会状态与精神状态同步发展的一种举措。  相似文献   
18.
突发事件报道应遵循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事件顾名思义是指意外突然发生的一些较为重大的事件,这类事件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往往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产生一定的轰动效应,因此倍受人们的关注。突发事件一般大体有四类:一是突发的自然灾害事件:它包括地震、洪水、台风、沙暴、暴风雪等。二是突发的政治军事事件:从国际看,这类事件包括武装冲突、武装起义、武装暴动、武装入侵及军事政变、暴力恐怖事件等;从国内看,这类事件包括非法集会、游行、学潮、罢工、聚众冲击重要机关、民族纠纷、宗教冲突等。三是突发的恶性交通事件:如火车相撞、汽车车祸、轮船沉没、飞机失事等。四…  相似文献   
19.
论罢工权应该缓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罢工权设置方式的选择是一个价值评价问题,只能从其价值实体即罢工和价值标准即社会的需要、目的两个方面来考察。价值标准是个历史范畴,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工会的独立性、配套法规的完善、劳动者的罢工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价值标准有不同的内容。在我国当前将罢工上升为法定权利的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盲目地从西方国家移植罢工权制度,与我国当前的实际不相符合,罢工权应该缓行。  相似文献   
20.
罢工权在我国现行法律中没有直接的对应条款,这导致实务操作中的无法可依。然而,从法释义的角度上观察,罢工权有其存在的法权依据;从罢工权的人权属性视角观察,罢工权是法治发展的需求;从罢工权存在的功利视角观察,罢工权在劳资政三方利益博弈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