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1922年上海银楼业工人罢工风潮中,劳资双方在阶级意识与传统观念、权力与利益的多重交织下反复博弈,在权与利孰轻孰重的问题上,无论是劳方的诉求,还是资方的应对,都将权力放在首位,重权甚于重利.工方争取资方对工人俱乐部的承认,不仅反映了工人对自身弱势地位的高度认同,也表明了阶级意识的深化与阶级觉悟的提高,资方则宁可以有限的短期利益换取对工人权力诉求的扼制,以维护其在劳资纠纷中的话语霸权,继续占据强势地位.工方在银楼风潮中清晰地表达了阶级斗争取向,但阶级意识最后仍不得不让位于传统观念,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早期工人运动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42.
刘瑜 《市民》2006,(2):19-21
煽动群情激愤固然姿态华美,然丽当它滑出法律的轨道,为了一个团体的利益而置公共利益于不顾时,这种华美也就沦为小题大做的滑稽了。  相似文献   
43.
罢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劳资双方利益冲突的表现,罢工权是劳动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根据国家的宪法和法律而暂时停止劳动的权利。其性质应是劳动享有的社会基本权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下,有必要在我国的宪法中确认罢工权,这是一种解决劳资纠纷的宪政径路。  相似文献   
44.
经济性罢工和政治性罢工的性质存在区别,从劳动法、企业法角度看经济性罢工的性质和作用,经济性罢工立法的缺位给我国造成了不利影响,参照各国有关罢工立法法例和我国签署的有关国际条约,有必要尽快完善我国有关罢工立法。  相似文献   
45.
让事实来说话20世纪最后10年里的一场短暂大罢工的发生与平息,能使我们对当代美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党政治的本质有一个更为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46.
向文  感恩 《源流》2017,(2):12-13
在惠阳区镇隆镇马安山麓的高田、新村、岗头、陂头角四个围村和朱屋瑛村几户人家,当地群众称“四大半围”。在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四大半围的农民运动迅速兴起和不断发展壮大,推枯拉朽,正是:马安山下红旗飘,四大半围烽火燃。  相似文献   
47.
王鹏  聂斌 《学术探索》2010,(4):55-6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劳资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罢工停运事件不断发生,备受关注,影响不小。关于其性质问题官方并没有明确表态,而学界也存在一些分歧,主要表现为不同的立场者提出的一些不同观点。经过对这些观点加以概括总结,并从经济法角度我们认为,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罢工事件可定性为"机制失灵"背景下劳动者的自发性维权斗争。为此,有必要采取一些法律上的应对措施:完善罢工活动经济立法;构建三维协商机制;激活劳动纠纷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48.
郑媛 《现代交际》2009,(5):21-23
历史与现实的再次碰撞又一次验证了:越是在经济发展较缓慢或停滞时期,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就越显得尤为重要。从美国2007年编剧协会罢工开始,媒体上就充斥着各国在经济大波动的背景下出现的罢工事件。无独有偶,在市场经济的中国也有类似的状况发生:2008年9月6日深圳宝安绿色出租车大罢工;2008年11月3日重庆市主城区出租汽车全城罢工;  相似文献   
49.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罢工事件日益增多,而且具有自发性、突发性、违法性和犯罪性等特点。如果对罢工不加以立法,将不利于我国的依法治国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应在宪法中确立罢工权,在配套法规中对其加以保护和限制,强化工会独立性,真正实现劳动者的罢工权利。  相似文献   
50.
驱逐反动校长俞文鼎是西南交通大学早期进步学生运动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曾轰动京城,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受到了中共中央委员蔡和森的高度评价,但在《西南交通大学(唐山交通大学)校史》和《西南交通大学(唐山交通大学)校史大事记》中记载简略。根据当时《晨报》对此事件的20余篇相关报道可知,此次历时两月的"驱俞运动"发生于上世纪20年代大学学潮层出不穷,驱逐校长或老师的事件屡见不鲜的历史背景下,源于支援开滦煤矿工人的罢工运动,最终以校长被撤告终。其胜利与交通总长高恩洪的倒台虽有直接关联,但舆论界对这一运动真相的宣传,广大群众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各大学、知名人士对学生运动的支持,以及唐山大学学生们团结一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是斗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