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550篇
劳动科学   22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63篇
人口学   71篇
丛书文集   322篇
理论方法论   54篇
综合类   489篇
社会学   131篇
统计学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732篇
  2013年   35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朱科勇  武彪 《南方论刊》2009,(3):133-134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深圳市地税局在深圳市委总体安排和统一部署下,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地税”这一主题,按照“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认真开展各项活动,圆满完成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的学习实践任务。  相似文献   
102.
《中国民族》2013,(10):67-6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民宗局推动干部深入少数民族村,联系少数民族群众,扎实做好服务群众工作,有力推动干部联系服务少数民族群众常态化.  相似文献   
103.
吴黎静 《领导文萃》2013,(20):15-17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先后开展了整党、"三讲"、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保持先进性"等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改进作风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总结历次活动的做法经验,可以为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启示之一: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历次活动都把学习、教育放在突出位置,着力解决群众观念这个"总开关"问题。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过:"一切问题,由文化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我国是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集权历史的国家,官本位文化沉  相似文献   
104.
孙俊宁 《山西老年》2013,(11):4-4,37
“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山西省委老干部局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坚持开门搞活动,真找问题,找真问题,多管齐下,边查边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稳步推进。“三问”纳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同绕问计于老干部、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聚焦“四风”,找准局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05.
网络应用的普及给现代社会管理提出了新课题,各地网络问政的实践探索正在尝试作出回答。深入剖析在网络传播时代坚持走群众路线的新要求、新内涵,研究网络问政所产生的公共传播效应、舆论压力效应、民智汇集效应和议程推动效应,探求其内在规律及其实践要求,对于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和发展群众权益,可以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6.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赋予政治以德性,赋予制度以良心,赋予行为以责任,是中国政治生态的核心和灵魂。中国政治生态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独特的政治生态。它植根于中国政治文化的独特性,凝练为中国政治制度的独特性,并突出体现为党和国家政治决策的独特性:推翻了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终结了自古至今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解决了脱贫致富这一世界性难题,使13亿多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并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然而,由于目前我国权力监督体制尚不完善,还不能满足人民的期待,某些领导干部的个体行为还存在着偏离甚至背离人民群众的现象,由此导致我国政治生态的紊乱或局部恶化。为充分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政治生态的独特性和优越性,需要不断治理和优化政治生态:一要坚持党的领导,着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二要完善监督机制,把权力运行规范到为人民服务的轨道上;三要构建领导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压力机制,形成"利为民谋、权为民用"的氛围。  相似文献   
107.
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弘扬优良传统的历史必然、巩固执政地位的现实要求、实现美好愿景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8.
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处于加速转型阶段,执政党遭遇合法性挑战,面临从革命到执政、从群众到公民、从动员到自觉三重转型。坚持并完善群众路线是维护与提升执政合法性的理论根源与经验路径的必然选择,必须重新认识群众路线的时代意义,在创新与发展中深化群众路线,适应群众构成的新变化。具体策略包括超越民本、促进政策回应与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9.
《大庆社会科学》2013,(6):152-152
李焦撰文认为,中国共产党在1943年重申群众路线并非是简单的重复与强调,而是立足于一个具体而特殊的政治语境。1937年的边区普选使"群众"的范畴大幅拓展,1940年的"三三制"使"干部"的背景愈发多元。同时,党员数量也在急速攀升。群众、干部、党员三者的外延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0.
用好的作风选人,关键是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干部选任工作的重要方面、关键环节,在源头治理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