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101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308篇
社会学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老舍先生的文学作品中,设置了一系列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对底层人民的描述,全面的展示了社会的现实。而对这些人物的描写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表现了人民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展现了历史的画面。  相似文献   
72.
凤媛 《学术月刊》2024,(2):166-174
《不成问题的问题》是老舍对抗战大局和抗战文艺综合而深入思考的一种集中体现。它既是老舍反思抗战文艺重宣传、轻艺术的一种转向,也是他深受抗战时局之刺激和抗战建国理想的感召,思考抗战文艺如何更好地反映现实,进而为新中国的未来建设服务。在这一过程中,老舍作为文化审视和人性批判者的意识被再度激发强化。他借树华农场这一经济实体在抗战时期如何运作的细致剖析,从经济问题延伸到了文化和人性问题,也牵涉出对抗战文艺如何处理“情”与“理”之关系的多重思考。老舍的“情”“理”之辩,融合了他对抗战社会内在运作机制的犀利观察,实践了他对抗战文艺如何切实突进现实与生活的新思考,也寄托了他对抗战文艺淬炼民族文化传统、参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殷切期待。  相似文献   
73.
老舍的诗歌理论是让人高尚和智慧的理论.他的诗论直契诗歌本质,彰显了诗歌内容的真理性、品格的崇高性、精神的纯洁性和艺术的完美性.他提出新诗与旧诗要存异求同,彼此竞赛的看法拓宽了处理新旧诗关系的思考路径.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审视老舍的诗歌理论,能让我们对诗歌的本质属性和价值、诗人的精神品质及中国诗歌的发展前途等问题有更清醒的体认和更坚定的信心.  相似文献   
74.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他戏剧创作的高峰,受到国内外广大专家的赞誉。被外国友人称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是中国戏剧艺术的骄傲,它标志着中国戏剧艺术有以其民  相似文献   
75.
如果说张爱玲的小说是由雅及俗,体现的是雅中之俗,那么老舍的小说则是由俗而雅,体现的是俗中之雅.老舍的这种创作道路,同他的身世经历有密切的关系.他的天赋的幽默感,根源于清末北京满人对小趣味、小刺激的沉醉,及其将微不足道的事物艺术化的能力.老舍的文学观中主要有两个要素:一是艺术,即如何写;一是揭示,亦即是将世态人情中所存在的渺小与污浊刻画出来.老舍小说的成就,是"五四"文学革命所提倡的建立平民文学与白话文学主张的最为直接而典型的回应.老舍由于出身贫寒及其与北京的世俗文化、风土人情有着很深的联结,因此他的小说艺术是从"俗"上起步的,在西方小说及新文学运动的强烈影响下,他走着一条既追求平民性又追求艺术性的道路,因而形成了他在郑重与幽默之间的几次摆动:从滥用幽默,造成油腔滑调到故意禁止幽默,文字变得极其平淡无奇;再到返归幽默,却决心看住幽默,不准它将自己带了走,亦即是懂得了控制;最后又一次决定抛开幽默,正正经经地去写.这种多次的摆动所显示的,正是老舍求得俗中之雅的艰难.《离婚》和《骆驼祥子》表明了他此种追求的成功.  相似文献   
76.
赖晨 《当代老年》2013,(6):30-31
1949年12月,老舍从美国回到北京,定居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院。他担任北京市文联主席、市政府委员等职务,还经周总理亲自批准,担任了全国救济会和中国红十字会委员。老舍很高兴地接受了红十字会的职务,虽然担任这些职务麻烦事很多,但他觉得能为穷乡亲们做些事情,值得!  相似文献   
77.
解密老舍     
牛颂 《中国民族》2013,(12):74-74
近些年,为办好民族电影展,我们曾几次整理少数民族优秀影片目录,其中由老舍作品改编的故事片和舞台艺术片《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最终都被评定为经典民族题材影片选入。老舍搬上银幕的作品还有《方珍珠》、《月牙儿》,以及长篇电视剧《四世同堂》、《茶馆》,舞台剧《正红旗下》等。  相似文献   
78.
受北京浓郁民间文化、近代尚武任侠潮流,以及个人成长环境、个性气质的影响,老舍承继了传统侠义思想,不仅以"黄天霸"这一经典形象集中书写民间侠义,塑造战时江湖奇侠,而且将其发展为战时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赋予了武侠文化更为崇高的精神价值。抗战时期对以"黄天霸"为代表的侠义精神、民间价值观进行重新定位、思考,是老舍将传统思想进行现代性转换以期服务抗战的一种尝试和努力。这种关注战争的特殊"启蒙"眼光是老舍在"国族至上"理念下对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理性审视,也是战时老舍写作的特殊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79.
1930年代初期,老舍曾尝试译介美国学者伊丽莎白·尼奇的《文学批评》一书,最终未能译完全书,仅有四章译文刊载于《齐大月刊》及《齐大季刊》.学界以往的研究,倾向于将译文视为老舍在齐鲁大学期间为授课教学而引介的知识资源,然而,老舍的译介并非单纯的知识引介实践,其译文与译介发生语境之间存在显明的互文关联.在齐大的校园语境中,老舍的译文既流露出试图满足学院内部知识生产需求的努力,也以微妙的方式折射出他对于知识生产体制的态度与立场.若是将审视的视域从齐鲁大学的学院空间延展至1930年代的文艺思想领域,则老舍的译介实践也可被视为他对文坛论争所进行的一种间接回应.  相似文献   
80.
老舍著名的诗化小说《月牙儿》,以第一人称内视点的叙述模式,表现了女性主人公"月牙儿"主体意识成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女主人公颠覆了传统的女性道德规范,高扬了女性的主体精神。《月牙儿》表现了作者对女性独立主体的尊重,从而在以妓女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