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3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篇 |
民族学 | 24篇 |
人才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00篇 |
理论方法论 | 12篇 |
综合类 | 290篇 |
社会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2):66-69
明清刻本多异体俗字,其中不乏疑难字。文章列举15例进行考释,认为"■"当是"磥"字,"■"当是"屠"字,"■"当是"獬"字,"■"当是"櫬"字,"■"当是"瓌"字,"■"当是"绶"字,"■"当是"霅"字,"■"当是"■"字,"■"当是"釅"字,"■"当是"旹"字,"■"当是"陔"字,"■"当是"蕊"字,"■"当是"■"字,"■"当是"迫"字,"■"当是"趁"字。 相似文献
92.
专书词语考释是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基础工作和重要组成部分。《<跻春台>词语研究》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注重研究方法,实行方言与专书词语的互证研究;二是注重研究价值,为当代大型辞书拾遗补缺。 相似文献
93.
柳春鸣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6(3)
甲骨文工具书产生于考释书的基础上,但不同于甲骨文考释书,也不同于甲骨文著录书和甲骨学工具书。根据内容、体例的不同,甲骨文工具书可以区分为汇集字形为主的字汇类、综合考释意见的会要类、罗列卜辞的索引类、解释字形字义词义的字典类等四种类型。甲骨文工具书应体现“完备、赅实、准确、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94.
杨小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1-4
本文考释清代南部档案出现的两个疑难俗字,对南部档案的解读与研究以及《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等大型字典辞书的编撰和修订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5.
于淑健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6):54-58
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近六万件古代文献中,佛经及其相关文献占全部遗书的90%左右,是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一座宝藏。敦煌佛经中所存与传世佛典相同的部分,比后世刻本更接近佛典原貌,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语料;其古佚、疑伪经部分大多是全新的语料,具有填补空白的研究价值。加强敦煌佛经词汇研究,一方面可以为敦煌语言词典的编撰拓展新的领域,增添大量的词条,弥补以往敦煌语言词典取材过窄、收词有限的缺憾;另一方面,对其他一些大型辞书诸如《汉语大词典》的修订也具有重要价值。敦煌佛经中有许多未为辞书收释或释义不周的词语,前贤时彦亦较少论及,笔者择取新近所研读的敦煌佛经中的此类词语试加考释。 相似文献
96.
冯青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0,(4):78-82
把调查得来的汉语方言材料和历史文献上的方言材料紧密地结合起来,是汉语史研究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方言词语考释的重要方法。结合现代汉语方言调查,考释了南宋朱熹《朱子语类》中的7个赣方言词。 相似文献
97.
在中国古代文献和历史文物及遗迹中,关于"踏歌"的记载很多,这些记载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明确使用"踏歌"二字表述的;二是虽然不使用"踏歌"一词,但从内容看明显是描述"踏歌"的;三是以图画形式直观记录"踏歌"的。本文通过对以上三类文献材料的考释分析,探讨"踏歌"的发展流变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8.
李咏健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5(3)
《上博七·郑子家丧》有“(怲口)”字,对此字之释读,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章分析了此字的结构,认为其字乃从厂、从心,丙声,在简文中读为“变”.笔者此读法于音义皆通,在字形上则可解决诸家释为“病”的矛盾. 相似文献
99.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26-131
天圣《赋役令》及据此复原的唐《赋役令》中的丁匠一词,其含义应理解为从事农业、承担普通力役的丁与已成丁并拥有专门技艺的匠。唐代法令中丁匠合称,表明工匠在唐代终于摆脱了贱民的身份,取得了与从事农业活动的丁等同的法律地位。这一转变,基本奠定了工匠在此后千余年间的法律、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00.
个体量词用于计量名词时,不是随意的.从文字学角度来说,在汉语中,名词和个体量词的搭配都与个体量词的字形、字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与名词所记录事物的外在形体和语言使用者的观察视角也有很大关系.这种关系,也正是汉语个体量词与名词搭配的理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