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75篇 |
免费 | 91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28篇 |
劳动科学 | 43篇 |
民族学 | 36篇 |
人才学 | 115篇 |
人口学 | 19篇 |
丛书文集 | 582篇 |
理论方法论 | 191篇 |
综合类 | 1661篇 |
社会学 | 256篇 |
统计学 | 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91篇 |
2022年 | 110篇 |
2021年 | 133篇 |
2020年 | 101篇 |
2019年 | 97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67篇 |
2016年 | 72篇 |
2015年 | 128篇 |
2014年 | 262篇 |
2013年 | 241篇 |
2012年 | 208篇 |
2011年 | 243篇 |
2010年 | 213篇 |
2009年 | 215篇 |
2008年 | 237篇 |
2007年 | 208篇 |
2006年 | 160篇 |
2005年 | 122篇 |
2004年 | 100篇 |
2003年 | 84篇 |
2002年 | 61篇 |
2001年 | 75篇 |
2000年 | 57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1.
文章提出了电力产品差异化的概念,并构建了电能与环境协调激励电价机制的双市场模型.在模型中,依据发电商的单位减排量,把电力产品分为两个级别,并分别对不同的电力产品构建了电力市场,每个市场采用按报价支付竞价机制.仿真结果表明,与单一市场的电价机制相比,双市场电价机制在激励发电商减排的同时,可以较好的降低发电商的市场力行为. 相似文献
22.
企业营销资源力的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企业营销资源力量化评价问题,结合实施企业内外的营销资源,运用层析分析原理,采用专家意见征询方法,构建了企业营销资源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将灰色系统理论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建立了企业营销资源力的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并运用于企业的实例之中. 相似文献
23.
文章将模糊教学的有关基本理论与物元分析相结合,提出了构建以选拔为导向的人力资源测评操作模型,并应用于企业招聘候选人的优选中.案例表明,该模型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能有效地量化测评对象,提高人力资源测评的准确性,降低测评过程的主观性,具有一定的实践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从腾格里崇拜、圣山崇拜与力崇拜这几方面人手,从文化层面民俗学角度对鄂尔浑突厥汗国以《阙特勤碑》为代表的几个重要碑铭作了初步文化分析与探究,以期追寻突厥语族民族古代文化、思维观念、认识观念与礼仪习俗的某些特质以及若干典型形态. 相似文献
25.
由于国际法不成体系,不同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的管辖权之间可能会发生冲突.从实践情况看,全球性和区域性的争端解决机制之间,以及普遍性和专门性争端解决机制之间,都有可能发生管辖权冲突.管辖权冲突的解决,需要综合运用事先预防和事后补救的不同措施.国际法规则创新和国内法规则在国际法领域延伸运用,能有效避免和解决管辖权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26.
重新考察螺栓联接的作用原理,并给出了预紧力的确定范围,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以最小的经济成本设计更可靠的螺栓联接新方法。 相似文献
27.
笛卡尔的自然哲学中存在着两种世界面貌,一种是连续的同质广延实体世界,另一种是复多的微粒物理世界。笛卡尔认为这两个世界是同一个实在世界,并且通过运动和力的概念将二者统一起来。然而,运动概念中的相互定义和力的形而上学地位的模糊性恰恰表明笛卡尔并不能成功地将二者统一,他面临着单一广延如何与复多微粒并存,以及同质广延如何产生差异、区分出个体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莱布尼茨的"连续体迷宫"难题的体现,后者的根源在于观念与实在之间的混淆,莱布尼茨也因此重新定义了广延与力的概念。 相似文献
28.
29.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建忠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目前各方面资源的匮乏已成为一般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及学生就业的瓶颈,现分析用人单位选择名校毕业生的原因以及影响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因素,并通过职业胜任力的视角,提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职业胜任力因素及解决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30.
魏冰娥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
李石岑从哲学与教育两视角对人格进行了两层诠释:“表现生命”与“大意力之表征”.前者主张人格即是生命本质的真实表现,后者认定人格是大意力的现实表征,二者殊途同归于李氏生命本体里,从而共同倡导一种积极向上、勇于创造、苦战激斗、彰显个性的人格观.它源于生活又追求精神、开放实在又自主平等、理论扎实又关切现实,对当代中国的人格理论与人格教育尤其是青年及儿童人格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