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3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48篇
管理学   2040篇
劳动科学   554篇
民族学   84篇
人才学   418篇
人口学   142篇
丛书文集   1056篇
理论方法论   1565篇
综合类   2676篇
社会学   1370篇
统计学   67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1134篇
  2013年   775篇
  2012年   947篇
  2011年   974篇
  2010年   799篇
  2009年   904篇
  2008年   954篇
  2007年   425篇
  2006年   401篇
  2005年   407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396篇
  2002年   295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瑞安市积极探索养老福利服务新机制,初步形成了以乡镇(街道)养老机构为载体,以社区服务队伍为依托,以家庭老人为对象,以服务活动为主线的“三环一链”的养老模式,基本形成了“以国家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居家供养为基础”的养老服务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992.
法国有相对完善的社会福利机制,贫穷的人可以到政府福利机构领取一份救济金。流落街头和陷入困境的人们还可以求助于非政府组织的慈善机构。在法国,规模较大的慈善机构和人道主义组织有30多  相似文献   
993.
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加快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2005年7月,民政部适时启动了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就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在全国选择部分城区、县(市)、福利机构进行探索试点.  相似文献   
994.
王凯 《社会福利》2007,(7):10-11
近年来,青岛市根据国家十五部委《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和民政部在"十一五"期间实施"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精神,立足青岛市实际,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努力完善适合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积极引导儿童福利事业由机构集中供养型向家庭寄养及社区康复型转变,努力把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成为青岛市孤儿、弃婴的临时庇护中心、社区支持中心、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管理中心和康复资源中心,进一步推动青岛市儿童福利事业的转轨转型,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95.
996.
北京市儿童福利院院内家庭养护模式以心理分析的人格发展理论、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心理学的儿童依赖理论、社会学的首属群体理论和重要他人理论为理论依据,以同时兼顾儿童福利机构的两种需要:搭建孤残儿童领养家庭与机构之间的桥梁,满足孤残儿童机构康复治疗与家庭生活体验需求为基本动机和出发点,构建了养护家庭三层整合的支持系统。形成了较为成功的体现家庭化、亲情化的孤残儿童养育模式。  相似文献   
99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彻底改变了近百年来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结束了内忧外患的历史,使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发展了深刻的变革。作为社会福利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儿童福利事业也获得了新生,逐渐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98.
阎青春 《社会福利》2004,(10):30-33
"十五"期间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基本状况与总体评价 "十五"期间,各级民政部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发动和依靠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使得社会福利所涵盖的范围不断拓展,福利服务对象不断扩大,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较好地保障了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发挥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9.
调整儿童福利机构功能发挥资源中心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晨光 《社会福利》2003,(10):52-53
目前我国的儿童福利事业已经形成了多种养育模式并存的社会化格局。新《收养法》实施后,大部分正常儿童将被家庭领养,这是养育孤残儿童的最佳方式。但是目前儿童福利院内大多数残疾儿童还不能被家庭领养,所以现阶段应大力发展家庭寄养,使之成为主要的孤残儿童养育方式。这种养育方式能使孤残儿童尽早地回归家庭,融入社会,更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需要,儿童福利机构的功能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要根据民政部颁发的《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重新定位,走出  相似文献   
1000.
浙江的温州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进程中,温州人不拘一格,创造出了多种民办福利机构的模式,形成了一个以政府主导为主体、多元承办、多渠道投资、市场化管理、服务大众的新格局。使得温州的社会福利机构在数量和品种上达到了17种类型、695家,孤老和优抚对象全部得到集中供养,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52%,12000多名老人住进老人公寓、山庄等养老服务机构。 也正是由于承办与投资主体的多元及市场机制的引进,为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值得思考的问题。这里,作者对该市两个不同模式的民办福利机构进行了个案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并进一步提出了民政部门作为主管部门应当如何对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