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4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7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民族、宗教无小事。国内外的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没有民族宗教问题的正确解决,就没有国家的团结、稳定、统一”。宗教问题历来是新疆稳定的“晴雨表”。宗教在新疆的影响久远,鄯善县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和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是新疆宗教氛围较为浓厚的地区之一。鄯善县位于吐鲁番盆地东缘,总面积3.98万平方公里,辖五乡五镇,总人口22万多人,有维、汉、回等19个民族。  相似文献   
42.
陈依岚 《西北人口》2008,29(3):23-26
家乡的推力和流入地的拉力.促成了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流动人口在大城市郊区的聚集,引发了居住紧张的问题,并导致了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解决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单纯依靠市场或政府力量规范出租房市场,只会引发“恶性循环”。本文以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为研究对象,发现流动人口在华新镇聚居是当地低端企业的大量就业机会和低生活成本的吸引所致.因此产业结构升级才是根本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3.
唐代长安中亚人的聚居及汉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文献及考古材料,对唐代长安中亚诸国人居住情况进行了考察,首先提示出唐代长安西北隅存在着一个胡人聚居区,并说明这与胡人聚族而居的习俗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其次,作者通过对聚居于长安的中亚诸国人在姓氏、婚姻、丧葬、宗教、文化等几个方面汉化表现的分析,探讨了其背后的地域、语言、血统及宗教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44.
传统村落是最基层的聚居单位和文化单元,通过它来研究聚居环境的变迁,有助于我们把握与聚居环境相关的因素:人针对自然创造了物质文化,针对社会创造了制度文化.它们均和聚居环境的变迁相关.在现阶段为了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要健全村落的管理制度,保证生活方式不产生过频、过快的变动,这同保护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5.
团场家庭发展是兵团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发展的快慢,会直接影响到该团场家庭经济生活水平的提升。探寻一条适合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家庭摆脱贫困的路径,发展多元化经济,对兵团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运用可持续生计发展理论及框架,结合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家庭特点,平衡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发展关系,利用"公司+农户"模式,贯彻新发展理念,整合扶贫资源配置,解决贫困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以促进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家庭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6.
南诏 桂系     
《中文信息》2007,(11):32-56
云南和广西有相当一部分是壮.傣.瑶.苗等民族聚居的地区.所以此区域内的古村建筑各有其民族的特色.与内陆古镇的建筑特点迥然不同.如傣族的千栏式.苗族的吊角楼等。  相似文献   
47.
在城市研究中,居住隔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在当今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不同群体的聚居现象日益明显,如城市中的外来人口,往往倾向于在特定类型的居住地中聚居,与城市本地人口存在着明显的居住隔离。上海作为中国的特大城市,外来人口占全市常住总人口的40%,本文聚焦于不同省份的外来人口在上海市的居住隔离模式。首先,外来人口沿着城市中心以环状分布,呈现出点状和簇状的聚集形态,并且近郊区的外来人口比远郊区要更加密集。其次,不同地区的外来人口也存在明显的聚居现象,如中原地区、东北地区、华南地区的外来人口更容易居住在一起。最后,尝试进行相关机制的解释,并且希望为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提供证据与建议。  相似文献   
48.
就中国的若干地理区域而言,松辽地区是最为特殊和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这里自古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在共同开发建设东北的历史进程中,共同创造了璀璨的文化。  相似文献   
49.
论客家聚居建筑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独具一格的建筑造型、礼乐相济的文化精神、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等三个方面就客家聚居建筑的审美价值和美学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0.
徐芳芳 《现代交际》2011,(11):13-14
本文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对“外来工同乡聚居”这一特殊的流动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文章分析了同乡聚居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归纳了聚居现象的表现特征,从而揭示了聚居现象所产生的一些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