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9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99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71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280篇
丛书文集   712篇
理论方法论   227篇
综合类   1935篇
社会学   330篇
统计学   4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51.
人类性别意识的演变及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性别意识是人类对男女两性在社会中的关系、地位、价值、权利、责任、使命的一种认识和评价,其核心是两性关系.文章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社会经济的变迁,分析论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意识,预测了未来社会中的性别意识——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52.
全球化与中国妇女健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特征。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可给妇女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推进妇女健康的发展;又可以给妇女健康带来消极影响,损害妇女的身心健康。这里着重探讨全球化机制———特别是公民社会和公共政策的发展,市场化、商业化与私有化对社会服务的介入———与中国妇女健康的互动关系,可以促进中国健康政策的改革与性别平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3.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又从实践、从现实的生活条件进一步理解异化,发展了异化劳动的理论;《资本论》对异化劳动的产生及在生产、流通直到分配等各个方面的异化逐一作了具体分析,是马克思异化思想的进一步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借鉴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并将其运用于家庭和私人生活领域,创造性地提出了性别异化理论,性别异化理论可以说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在资本主义社会新阶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将异化拓展到家务劳动、两性关系、思想意识领域,并通过由异化所导致的妇女社会地位的分析,最后提出了要消除异化实现妇女解放的道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4.
通过英语、日语、汉语三种语言中性别与语言形式的比较,分析了性别差异引起语域差异的原因。揭示了由于社会历史原因,语言中存在着姓别歧视。性别差异与语域差异的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与文化提供了一定的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5.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神话的完整性、丰富性使其具有许多与希腊神话相似的原型人物。将两种神话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种男女性别原型——"反抗的智者"与"红颜祸水"——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男性原型往往智慧英勇、敢于反抗,女性原型大都美貌动人、引来祸端。两种神话中的性别原型所隐含的共同性别意识为:男性的主导性与智能性、女性的从属性与诱惑性,它们都是根植于早期人类心理之中的共有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156.
语言直接反映生活。语言中折射出的对女性的歧视,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的印迹,性别歧视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在汉语的诸多方面都有表现。本文从称谓语、汉字、谚语和人们的无意识状态等四个方面进行概括。指出语言中折射出的性别歧视现象,不仅是语言问题,更是社会和观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7.
文章以一个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村寨作为田野观察对象,发现当地妇女的社会性别表达具有明显的当地特点,宗教信仰、生计模式、传统文化、人生仪礼等形塑和建构了本地性别规范。近年来市场经济以及人们对现代性的想像,可能会超越传统的宗教、习俗、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有可能重新建构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仪礼规范。这种变化不只表明社会性别深深地嵌在当地独特的文化与制度之中,也会随着制度与文化的变迁而不断得到调整和重构。  相似文献   
158.
赵丽娜 《现代妇女》2013,(11):27-28
性别偏好是生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是随社会制度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根据世界人口发展的历史,在自然状况下,出生婴儿性别比一般为102-107之间时,男女两性婚龄、年龄段人口之间的平衡才能得以维持,但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婴儿出生性别比已达118.06,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提高1.2个百分点。这个数字已大大超出了婴儿性别比的平衡数据。文章通过对东北地区H村的个案访谈调查,进而分析研究农村居民生育文化中性别偏好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要改变出生性别比的失衡状况,改变农民的生育观点是很重要的,政府要千方百计解决农村无男孩家庭的困难.大力发展经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并使他们不再关注性别。  相似文献   
159.
初雪燕 《现代交际》2010,(7):124-125
女性主义、性别与翻译的结合形成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研究,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把性别研究的视角引入了翻译,然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强烈主张凸显女性主体意识的做法在翻译过程中难免有些偏激。"双性同体"的提出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指明了方向,引导女性主义翻译健康发展,也为整个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指导着翻译实践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0.
金晓娜 《劳动世界》2016,(36):13-14
生育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一直不受重视,而生育保险对我国女性劳动力的长期发展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具有研究的现实意义.就目前情况来说,生育保险制度虽然在保护母婴健康、促进女性就业、维护女性权益和保护女性劳动力的恢复与再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由于我国生育制度的不健全所造成的性别亏损对女性就业也有很大的消极影响,本文在社会性别视角的基础之上,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基于社会性别视角下生育保险制度对女性就业的影响进行详细而简明的分析,同时,从改善女性就业形式的角度提出针对生育保险制度的建议和优化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