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8篇 |
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9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人才学 | 9篇 |
丛书文集 | 381篇 |
理论方法论 | 35篇 |
综合类 | 480篇 |
社会学 | 35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44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56篇 |
2011年 | 55篇 |
2010年 | 59篇 |
2009年 | 76篇 |
2008年 | 70篇 |
2007年 | 64篇 |
2006年 | 63篇 |
2005年 | 67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2.
梅光迪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雪莲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107-109
“五四”之初,梅光迪在和胡适的文学论争中激烈地批评新文化运动,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古典主义倾向的文学主张。主要内容为:第一,提倡中庸,反对偏至;第二,维护民族文化传统;第三,须在传统中寻求恒定的美学法则。 相似文献
63.
作为美国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主要传播者,胡适的“超功利”教育思想雄辩地说明了素质教育的超功利性,这对当下教育界尤具启示意义。教育不能显性和隐性物化,不能重实科而轻文科。宜重视教育对象个性心理结构的全面完善,学生在选科择业时应重视“个人兴之所近,力之所能”,而不必刚性适应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64.
余蕾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18-121
胡适译作《老洛伯》发表于胡适提倡白话文学,建设中国新文学的大时代背景下,它不仅是白话诗歌的范本,还是悲剧叙事诗的范本,具备多重文本功能。因此,在翻译策略上来说,既忠实于原文,又有所创新。译作从形式上忠实于原作文学体裁,遵从原作叙事风格和情节安排;同时,打破原作的韵律节奏,突出故事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65.
李玲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83-88
自梁启超尊奉《今别离》为黄遵宪诗歌中的名篇、以旧风格写新理想的典范以来,《今别离》一直受到晚清民国多家诗话的赞评,时人争相模仿或者续作。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以《杂感》和《山歌》等诗作成就奉黄遵宪为白话文的先驱,却不满《今别离》没有做到我手写我口而给予差评。而后的文学史著大多因袭胡适的观点,《今别离》淡出黄诗名篇的榜单。从《今别离》在诗坛地位的抑扬降升,可以窥见晚清民国文学观念转变之一斑。 相似文献
66.
余蔷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4):83-89
作为中国现代诗学的开拓者,明白易懂是胡适白话诗学的核心。在近一个世纪里,这一诗学原则在得到认同的同时也不断遭受质疑,引起了一波又一波关于新诗懂与不懂的论争。在新诗发展精致化诉求中,面对现代派"不懂"的诗学,胡适有时在论争中进行自我阐发与完善,有时又不作分辨地接受来自不同诗学观念、风格美学的挑战与质疑。在大众化浪潮中,它开启诗歌如何向大众普及的讨论。在新中国新的历史语境中,又作为潜在的诗学依据,参与社会主义诗学话语的建构,呈现出新的接受特点。 相似文献
67.
68.
69.
70.
严音莉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4):i001-i001
作为中国白话新诗最早的尝试开拓者和重要倡导者的胡适,其新诗理论价值系统,具有存在着多种价值的整体性、体现着复杂结构的层次性。这些年对胡适新诗理论的评说,有一些不尽中肯需作商榷,其中让人颔首者也并不就是对这一理论价值系统的全面观照、公正评价。对这一系统从其涉及相关性等的整体性、层次性两个方面作切实探讨,有助于获得这种观照、评价,充分调动一切有利于我国新诗建设事业,以及相关文化建设大业的积极因素,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