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76篇 |
免费 | 120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79篇 |
劳动科学 | 22篇 |
民族学 | 51篇 |
人才学 | 81篇 |
人口学 | 10篇 |
丛书文集 | 930篇 |
理论方法论 | 381篇 |
综合类 | 2167篇 |
社会学 | 586篇 |
统计学 | 40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132篇 |
2022年 | 151篇 |
2021年 | 129篇 |
2020年 | 97篇 |
2019年 | 113篇 |
2018年 | 57篇 |
2017年 | 88篇 |
2016年 | 135篇 |
2015年 | 168篇 |
2014年 | 384篇 |
2013年 | 336篇 |
2012年 | 407篇 |
2011年 | 480篇 |
2010年 | 432篇 |
2009年 | 401篇 |
2008年 | 423篇 |
2007年 | 277篇 |
2006年 | 241篇 |
2005年 | 190篇 |
2004年 | 153篇 |
2003年 | 118篇 |
2002年 | 95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66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1.
Grace Segran 《经理人》2009,(3):24-24
近年来,非传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工业得到了繁荣发展。但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全球经济持续低迷,股票市场动荡不安,原本被普遍看好的非传统能源股也难逃跌价的厄运。那么,当前的市场环境究竟会对生态投资领域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12.
最近,美国各大智库接连推出数个中国报告,预测中美关系及中国未来,并为下一届总统建言献策。这令国人越来越关注美国智库这个隐藏于政府背后的“思想酝酿者”和“点子高手”。美国智库到底是怎样的生存状态?对美国外交发挥怎样的作用?中国智库的发展能否从中借鉴到什么? 相似文献
113.
面对日益崛起的中国,在2009年之前,新加坡一直奉行一种介于完全的制衡和追随之间的“对冲战略”,即新加坡在经济和外交上与中国保持深度接触,却在安全和战略上与中国保持距离,以实现风险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但在2009年美国宣布重返亚太之后,新加坡对华“对冲战略”逐渐失衡,新加坡开始在经济、政治、军事三个方面追随美国制衡中国,其外交中的“联美制华”的色彩日益浓厚。新加坡对华“对冲战略”失衡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崛起给新加坡带来了巨大的体系压力,引发新加坡对中国的忧虑,而新加坡自身的脆弱性又加深这一忧虑,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诱导下,“后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领导人做出了错误的战略判断,偏离了原来的对华“对冲战略”。这种失衡的“对冲战略”,导致中新关系恶化和新加坡自身的战略空间被压缩,最终损害了新加坡自身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14.
本文通过对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基地建设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5.
116.
基于电力的准公共产品和自然垄断属性,本文分析其作为重要生产生活能源和基本公共服务品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作用与贡献,进而考察电价体系通过提升效率与促进公平机制,在稳定与可持续的要求下推进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存在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电价体系能够通过保障工商业的生产活动、促进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率、减少人民的生活用电成本等机制提高“富裕”;通过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服务、满足人民差异化的需求等体现普惠性的机制促进“共同”;并能通过提升电力系统可靠性、推动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转型而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共同富裕”。本文同时论述了我国电力系统在地区层面的供需不平衡,在行业层面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艰巨任务,在用户层面存在的价格扭曲、交叉补贴、缺乏普惠性等问题,进而给出了相应的电价改革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7.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新能源汽车普及程度最高的国家,日本政府通过制定并有效实施发展本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战略,极大地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在日本国内的发展,并使得丰田汽车公司等本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较大的行业领先优势。本文在概要分析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美国、德国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对日本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目标、产业政策、税收补贴支持、核心零部件战略等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我国如何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8.
大湄公河资源开发包括水电、航运、矿产、渔业和旅游等多个领域,各流域国单方面开发势必加剧开发的负外部性,使这个流域国的共有资源沦为公共劣品。国际水法理论为化解流域国之间的分歧与冲突,协调彼此利益,进而合作开发与综合治理大湄公河提供了谈判协商的基础。本文认为,各流域国应寻求利益共享和利益共赢机制,达成有约束力的"一揽子"开发治理的框架协议,形成开发治理的内驱动力。积极推动大湄公河合作开发与综合治理,不仅有益于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友好关系的发展,也是中国睦邻外交内容的丰富与手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9.
论及日本在近代的领土扩张时,国内学者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日本通过武力对领土的强取豪夺上。然而,标榜"文明开化"的日本为扩张自身领土手段频出,除了诉诸武力外,还通过外交谈判来满足其领土野心,小笠原群岛正是日本通过外交手段获得的领土。无论是幕末至明治初期,日本通过与英、美谈判确立了在小笠原群岛上的主权,还是"二战"结束后日本通过对美谈判实现了小笠原群岛的"复归",日本都是通过外交途径实现了疆域的扩张。深入探讨日本外交中的小笠原问题,将有助于对日本近代以领土扩张为目的外交手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0.
有70余年历史的国际访问者项目,伴随着美国文化外交的发展,见证了美国文化外交模式的确立和文化外交目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调整,彰显文化外交浓厚的政治属性。尽管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国际访问者项目的具体实施,淡化了政府干预文化事务的色彩,削弱了"政治宣传"的负面作用,以"非政治化"策略提高了文化外交效率,但国际访问者项目仍不失为美国政府文化外交目标和策略的缩影,其文化渗透的作用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