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1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849篇
劳动科学   25篇
民族学   58篇
人才学   100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1162篇
理论方法论   477篇
综合类   2704篇
社会学   740篇
统计学   497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485篇
  2013年   406篇
  2012年   489篇
  2011年   575篇
  2010年   558篇
  2009年   506篇
  2008年   529篇
  2007年   346篇
  2006年   304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在当代美国,私人基金会凭借自身优势,在文化外交深度和广度上独占鳌头,这在福特基金会中国项目上表现尤为明显。当前,文化外交在中国总体外交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中国必须充分发挥资源效应用以促进自身建设及现代化发展,同时清晰把握文化外交的实质,从自身文化安全的角度警惕文化外交伴随的“文化渗透”。  相似文献   
122.
"九·一八"事变中,中国政府的不抵抗和国际社会的冷漠,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势头.1932年1月28日,日本进攻上海,发动"上海事变".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英美两国的外交调停,最终迫使日本回到谈判桌上,并在5月初与中国达成了<淞沪停战协定>,维持了上海的和平.该协定的达成,与英美两个大国的调处是分不开的.不过,英美两国调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绥靖日本倾向,也对本次调解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3.
本文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剖析了陕北能源资源开发中中央与地方利益冲突的问题,揭示了中央政府、中央企业、地方政府作为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及博弈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央与地方利益分享机制的政策建议,即通过建立有效的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维护开发地居民权益的机制、建立健全利益冲突化解机制最终解决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分享等.  相似文献   
124.
自新世纪以来,周边外交在中国总体外交布局中被赋予首要地位,而首脑外交是这一地位的具体体现.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政治制度,中国的"首脑"是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全体成员,首脑出访也就是"九大常委"的出访活动.从2003年至2009年七年间,与受访的其它国家相比,中国首脑出访周边国家呈现了出访次数多,出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强,出访安排上具有优先性,参加周边地区多边国际会议和重点庆典活动多等特征.通过首脑的出访,可以看出当代中国周边外交的特点:地缘政治的特殊考量决定了周边外交在当代中国首脑出访中的特殊地位;坚持双边外交与多边外交并重,全面、深入、广泛地开展全方位周边外交;首脑出访务实高效,经济外交空前活跃;致力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与和平稳定,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25.
低碳经济是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实现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形态。在全球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有可能演变成未来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将通过低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产业外延扩张和产业结构优化,带动经济总量的扩张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从根本上、全局上深刻影响社会经济的未来发展战略及路径。  相似文献   
126.
自2009年鸠山政权执政以来,日本开启了民主党执政的新时代。鸠山内阁在各个领域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政策调整,使中日关系曾一度出现回暖态势,被两国人民寄予厚望。但是继任者菅直人首相上任后中日关系却急转直下,尤其是在中日钓鱼岛撞船风波以后,中日关系跌到冰点。本文着重对前后两任首相所推行的对华外交政策进行横向对比,对菅直人时期日本民主党对华外交转向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27.
2008年底以来,中国外交的行为方式及其内涵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为全球问题积极应对、地区问题合作协调、多边外交直率担当、双边关系自主果断、海洋维权强化实效、军事战略主动公开。中国外交变化的特点表现为自信的大国心态、负责的对外行为和理性的指导原则。借鉴国际关系的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的主流理论分析中国外交变化的原因,自信来自综合国力的提升,负责源于积极参与国际体系,理性依赖思想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8.
俄罗斯虽然仍是一个不可低估的大国,但是由于其所面临的内部问题和国际局势的变化,使得俄罗斯在外交领域可回旋的空间有限。为了给国内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普京政府以一种实用主义风格的对外政策周旋于国际社会之中,力图争取到一个较长时间的发展阶段,为俄罗斯的复兴创造机会。但这种实用主义外交最终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国家信用的逐渐流失而无法深化与他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9.
《四川社科界》2008,(1):40-44
农村能源建设既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重要的产业支撑。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与四川省能源办公室合作.由方行明教授主持完成的省“十一五”社科规划(2006年度)课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四川农村能源发展战略研究》,在分析总结“十五”以来我省农村能源发展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就如何利用我省农村的能源资源.可持续地发展农村能源的战略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0.
先秦文学中出现一批少数民族使者形象,其中的东夷族使者博闻多识而又略带神秘;西戎使者知书达理,不卑不亢;南越使者则是从容应对,不辱使命。这些使者身上折射出周边各族的特色,同时也反映民族融汇的某些规律。先秦文学对于少数民族使者所作的艺术显现,是对传统礼仪中世俗偏见的拨正,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