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9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2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4篇 |
人才学 | 14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02篇 |
理论方法论 | 19篇 |
综合类 | 220篇 |
社会学 | 47篇 |
统计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52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国外教师期望效应研究进展与当代教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期望效应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中得到证实的现象,它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会影响学生发展的方向和程度,开展该现象的研究对教师观念的改变和学生的健康发展均有重要意义。对教师期望效应的种类、理论模型及国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探讨了其对教育现实的一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2.
73.
王巧凤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5)
何其芳取西方象征派诗歌精髓,融晚唐五代柔美凄艳诗风,追求真实,崇尚理想,执着"纯诗"理念。《预言》一诗借用传统爱情题材,运用独语对话方式,吟唱了一曲古老而又永恒的爱情母题。爱情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多具不可描述、不确定和不可穷尽及意象创造等特点。生活与青春、感伤与甜蜜、批判与揭露是其主旋律。诗作迥异之处是,爱无语而来,又无言而去,仅留下独语存在。爱情、青春、生命,在何其芳诗里意味无穷。 相似文献
74.
华蕾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威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潜心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的伟大女作家.凯瑟以美国西部边疆生活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内布拉斯加小说.<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就是内布拉斯加系列小说中的两部以女性的独特经历和感受为题材的作品,也是凯瑟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在这两部作品中,凯瑟所塑造的亚历山德拉、安东尼亚打破了传统的女性文学形象,摆脱了伊甸园中那个依附于亚当的夏娃的影子,她们富有激情、敢于创造,凭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坚韧的内在力量,艰苦奋斗,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获得了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75.
教师期望是指教师对学生未来行为或学业表现做出的预测。自70年代起教师期望就受到了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并被广泛的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重点就教师期望的实现范型,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并对教师期望在教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6.
77.
78.
彭春梅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4,(6)
《珍珠》是美国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约翰·斯坦贝克著名的中篇小说.小说主人公奇诺的自我实现过程,体现了瑞士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的自我实现理论.自我实现意味着个体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奇诺的故事正是其人格发展过程的写照.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奇诺意识到自己的人格面具,直面自己内心的阴影,从智慧老人那里获得帮助,并看到自己的灵魂形象阿尼玛,对自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实现了心灵与外界的和谐统一,最终成功达到了自我实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79.
80.
张彭松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3):9-15
道德品质及其行为应配享幸福,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与人的内心和谐,这是每一种伦理文化自我道德完善的实践目标及伦理信念。无论对于渴望个人自我实现的自由平等的西方伦理文化传统,还是追求天人合一与和谐社会的中国伦理文化传统,既有相互联系的普遍伦理诉求,也有其自身独有的实现“德福一致”的伦理路径。在中国先秦时期,与道家返璞归真的自然幸福论不同,儒家的“孔颜之乐”内在地包含了“仁者爱人”、“仁民爱物”的怡然自乐的幸福,但它们同样作为先秦伦理文化德性幸福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正统儒家“大一统”的政治伦理的整体建构,演进到宋明理学正统儒家为主、释道为辅的德福之辩,发展到现代境遇中儒释道伦理文化融合的必要与可能,“孔颜之乐”不仅构筑起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传统,也为现代中国伦理文化的德福之道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伦理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