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0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2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4篇 |
人才学 | 14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02篇 |
理论方法论 | 19篇 |
综合类 | 220篇 |
社会学 | 47篇 |
统计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52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对2016年提出的意外考试悖论的“自证”诊断及相应解决方案的明显漏洞,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让最终的方法可应用于预言悖论的其他变种,以显示它是一个普遍的解决方案.其他的方法都被证明必须沿着这条路径进行,这包括索伦森的条件句盲点策略以及威廉姆森的KK-否定策略. 相似文献
83.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0):1064-1068
我是谁一直是西方哲人热衷研究的问题,近代西方对于自我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细致,并提出了自我意识、自我概念等等相关理论。中西方的自我观念有很大的不同,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和文化对比,指出了什么是中国人的自我认识,并指出了中国人自我认识、自我实现的独特特征,为中国人自我观念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4.
]池莉的《看麦娘》是一篇真正的叩问人类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中篇小说 ,是精神自由与生命力度的体现。本文试从生命直觉、生命力度、形象的重塑、家庭与社会中自我的存在与缺失 ,以及人性终极关怀的角度 ,探讨它的美学、社会哲学与生命哲学意蕴——对生命力度的永恒追求 ,是我们挑战外部世界 ,获得自我完满实现的依据。 相似文献
8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性假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凤玲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33-3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把“经济人”作为它的人性选择。“经济人”具有两层内涵 :一是指受人类利己主义支配的追求、自身物质利益最大化的人 ;二是指把对物质利益、金钱的追求作为自己的人生目的而非手段 ,并把其看作是为满足自身自我实现需要的人。当前 ,明确经济人的两层内涵对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6.
吕乃基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9-27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对西方社会语境下人的心理提升的抽象概括。个体沿特定的心理需求层次和特殊的通道攀登,在特定的方向并以特殊的动力推动社会的演进,社会又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特定语境下个体心理需求的特殊层次和提升途径。正是西方人所特有的心理需求层次和提升途径,为西方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方向。同样,也正是生活在其他社会中的个人所具有的不同的心理需求层次和不同的提升途径,赋予其他社会以不同的发展动力和方式。人的自然-社会、认知-情感需求层次,为理解中国社会中个人的自我实现途径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有助于厘清个人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并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比较中西方社会。 相似文献
87.
文章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立足大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和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教育目标,探讨创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教育环境,以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8.
杜秀华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6(6):30-33
何其芳的《预言》是寂寞开出的花,是诗人心灵里"真纯的音籁"。先是悼惜逝去的初恋,再是吟咏成人的忧郁和愁苦,最后唯美主义的诗人从飘缈的云端落到了人间的"茅草屋顶",走出个人寂寞的拘囿,歌唱也变成"鞭子","还击到不合理的社会的背上"。而他的《夜歌》是风雨催生的歌,真实地反映出诗人新旧两种思想的矛盾和斗争,以及迫切要求改造自己、提高自己的心情。《预言》有的是冷艳的色彩,青春的感伤,精致的艺术;《夜歌》则是散文化的自由诗体,色彩朴素,亲切自然,质朴晓畅。 相似文献
89.
国外教师期望效应研究进展与当代教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期望效应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中得到证实的现象,它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会影响学生发展的方向和程度,开展该现象的研究对教师观念的改变和学生的健康发展均有重要意义。对教师期望效应的种类、理论模型及国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探讨了其对教育现实的一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0.
李平贵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5):85-87
五四时期,青年毛泽东对传统儒家伦理道德和西方资产阶级伦理思想所推崇的理想人格进行了批判和继承,提出了“精神个人主义”伦理观,表现出追求一种独立自在,自我实现的理想人格。这种追求是建立在唯心史观基础之上的。青年毛泽东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后,他又完成了“精神个人主义”的自我扬弃,使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上升到共产主义道德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