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9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55篇
管理学   783篇
劳动科学   56篇
民族学   85篇
人才学   173篇
人口学   28篇
丛书文集   1573篇
理论方法论   330篇
综合类   4013篇
社会学   901篇
统计学   60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52篇
  2014年   609篇
  2013年   443篇
  2012年   554篇
  2011年   569篇
  2010年   563篇
  2009年   593篇
  2008年   658篇
  2007年   449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投入职场的你,天天朝九晚五奔波于生活和工作的辛苦世界。8个小时被繁忙的公务,再加上自我心理某些劣势和障碍,你有没有想过,若不及时加以调节,那坚强的外表终将会被内在的虚弱慢慢吞食,直至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72.
人在世上都离不开朋友,但是,你最忠实的朋友还是你自己,就看你是否善于做自己的朋友了。要能够做自己的朋友,你就必须比那个外在的自己站的更高,看的更远,从而能够从人  相似文献   
73.
约翰·福尔斯的小说《魔法师》和《法国中尉的女人》在结构上模仿了莎士比亚《暴风雨》的“剧中剧”设置。这种设置给小说中的人物提供了一个“寻找自我”的舞台,福尔斯借此探索了人的自我本质以及个体自由,表达了存在主义人文关怀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74.
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组织要达到系统思考的目的,自我超越是首要的步骤,而建立自我愿景又是自我超越的必要前提,自我愿景在学习型组织中起着"第一推动"的作用。笔者通过对"五项修炼"过程的分析后发现,自我愿景恰恰又是造成学习型组织的扭曲、偏离甚至失效的罪魁。因为学习型组织修炼的第一推动者和保障者往往是组织的领导者,而领导者在积极推动过程中极易将执行力的理念贯彻其中而破坏深度汇谈的规则,使系统思考最终变成领导者自己的思考。且修炼过程也不可避免发生"霍桑效应",使修炼仅仅停留在"演练"阶段,对实际的组织运作改善作用不大。因此,笔者以为只有通过"学以修性"做必要的辅助,自我愿景才能正确起到第一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论悖论的自我否定本质--兼与张铁声先生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悖论以否定自身为内容,自我否定是它的本质.它预设了矛盾,它所预设的矛盾是在悖论思维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因而它有真值意义.但悖论的真值是不确定的、矛盾的.通常人们肯定或否定一悖论所导致的矛盾,是该悖论思维过程中实际发生的矛盾的真实表现.矛盾是悖论思维的逻辑规律.  相似文献   
7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这个培养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对中年级的要求是“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对高年级则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习作的编排上.也将培养学生习作的能力和修改习作的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新教材习作编排中多次提到:“写完后,多读几遍,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老师既要看是怎样写的,也要看是怎样改的,要表扬、鼓励那些认真写、认真改的学生。”显然,新课标要求教师同步培养学生“写”和“改”这两种能力.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77.
论工作压力与自我调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工作压力及压力源的科学内涵以及掌握应对压力的有效策略和自我调控方式。  相似文献   
78.
79.
对英国诗人济慈的艺术观和人生观进行了剖析,提出济慈忠于生活真实的诗歌美学对艾略特等后世诗人的影响,以及与莎士比亚的艺术主张和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相似之处.同时指出,济慈现实的、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与其追求美与真的艺术观的完美结合是济慈之所以少年有成,影响深远的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80.
鲁迅精神之火,照亮了科尔沁满族作家江浩的人生之路、创作之路。在身上带有“尼采气”、坚持民间立场和边民立场、“原生态”与“现代性”结合等诸方面,江浩都受到了鲁迅的强烈影响。与其说是他被动地接受了鲁迅的影响,毋宁说他是在鲁迅思想文化资源中找到了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