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69篇 |
免费 | 227篇 |
国内免费 | 7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897篇 |
劳动科学 | 88篇 |
民族学 | 111篇 |
人才学 | 210篇 |
人口学 | 37篇 |
丛书文集 | 1587篇 |
理论方法论 | 370篇 |
综合类 | 4334篇 |
社会学 | 1028篇 |
统计学 | 10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6篇 |
2023年 | 240篇 |
2022年 | 241篇 |
2021年 | 271篇 |
2020年 | 223篇 |
2019年 | 204篇 |
2018年 | 87篇 |
2017年 | 144篇 |
2016年 | 200篇 |
2015年 | 267篇 |
2014年 | 675篇 |
2013年 | 473篇 |
2012年 | 600篇 |
2011年 | 624篇 |
2010年 | 631篇 |
2009年 | 665篇 |
2008年 | 713篇 |
2007年 | 483篇 |
2006年 | 364篇 |
2005年 | 315篇 |
2004年 | 265篇 |
2003年 | 218篇 |
2002年 | 212篇 |
2001年 | 201篇 |
2000年 | 156篇 |
1999年 | 78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交互主体性(他人问题)”问题是晚期胡塞尔哲学所要着力解决的课题之一.胡塞尔所要探讨的他人不是作为绝对的他人,而是作为他我的他人.问题是胡塞尔为什么不直接把绝对他人看作问题去讨论,而把他人转换成他我并依此构建交互主体性理论.如此,我们还能不能说这一理论遵循了现象学所倡导的面向事实本身这一原则,并因此成为一门关于他人的现象学?或者这种转换的结果是真正堵塞了通向绝对他人的路途?惟有从胡塞尔内在思想出发,才会真正理解交互主体性理论的意义与限界所在. 相似文献
103.
女性待迁移民自我认知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三峡库区526名女性待迁移民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洁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16(1):43-48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自我认知对个体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能动性具有重大影响.女性移民迁入新的环境后,能否融入全新的生活环境,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拥有积极的自我认知是重要前提和基础.对重庆部分三期女性待迁移民的问卷调查,反映出三峡女性待迁移民的自我认知具有以下五个特点:认同自我,对自身发展持肯定的态度;积极评价自身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面临即将搬迁的现状,心理状态欠佳,但生活满意度高;不同类别女性群体在自我认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性准移民对于自我社会地位和身份等因素的评估对认知水平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4.
陈阳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24(6):58-62
十九世纪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在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表现出美国这一民族对中国文化的看法,折射出中国文化在美国的介绍、传播、影响和诠释.同时也体现了美国自觉意识的觉醒.他们利用东方中国的他者形象来企图达到言说他者和言说自我的目的,但是由于相当程度上的想象和偏见的存在,使得这一时期的美国文学中呈现了大量并不公正的中国"幻象". 相似文献
105.
怪物魔镜中的自我--《弗兰肯斯坦》造物神话的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方云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81-85
玛丽*雪莱的代表作<弗兰肯斯坦>开了现代科幻小说的一代先河,以惊人的笔触揭示了一个现代悲剧的寓言式真理:不论是女人对写作的渴望,还是男人对孕育的渴望,都依靠生产怪物得以满足,两性都在怪物身上找到了自我的影子,一个怪物的产生都是由于对另一个的压抑.而男权,则是男性形象怪物化和女性书写怪物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6.
107.
孙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417-418
《了不起的盖茨比》自出版以来有关其主题“美国梦”破灭的文章已为数不少,但对于其叙述形式的研究的文章并不多见。拟以叙述视角为切入点,探讨《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艺术,认为正是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多重视角转换和第一人称视角的复合化的独到运用使得小说取得了高超的艺术效果,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苏伟贞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87-96
1950年代前后,为数众多的文人开始启程离开大陆南向香港,架构了史上另一波的流动轴线。这一波南来文人力匡、贝娜苔、赵滋蕃、易文、徐訏等建构故乡─香港─异国─香港移动踪迹与书写墨痕,透过文人们生就具有的创作冲动交出可观的在地书写。这些作品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不安、厌倦、自我退缩现象,在在指向了西美尔(Georg Simmel)"麻木"厌倦的心理保护机制论点,这为我们提供了重新思考南来文人重生或再生、归去或归来的刻画过程。在处境上这些南来文人并非一般认知的强者主体,反而是孤独、无助者。以此为视角,证成他们如何以书写呈现较少被视见的自保机制成为外显传媒的中介,进而铭刻异变时空下文人独特的心事与命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