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34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324篇
社会学   41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案情介绍]2001年6月25日,68岁的患者谢某某(化名)因左眼睑不能上抬18 h住进某医院治疗。入院时,测体温36.9℃、血压22/12 kPa,初步诊断为动眼神经、滑车神经损伤,两侧侧脑室体多腔梗塞,高血压Ⅲ级等症状,医生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6月26日,医院继续给予谢某某尿激酶溶栓治疗,并行CT检查印象为“右侧丘脑及左侧侧脑室体旁多发性腔梗”。当日  相似文献   
102.
大盐中斋在思想学术上以阳明学为立足点,兼收程朱,其思想以"太虚"为核心,归太虚就是要遵从天地万物之理,成就圣人境界。要归太虚,必须致良知;而良知为气质所拘束,只有变化气质,消除气拘物蔽,达观生死,才能使心复归太虚本体,真正达到致良知;与致良知相对而言,去虚伪也是归太虚的一个方法,即祛除人欲虚妄以显现灵明良知。  相似文献   
103.
关于徐志摩和胡适何时开始相识、交往,学界诸贤未做专门论证。偶有文章或著作提及,且多出于猜测,文献不足征。通过全面梳理二人的相关经历,尤其是在厘清徐志摩上沪江大学与北洋大学预科、入读北大法科,以及赴美英留学与归国初行迹的基础上,考定林长民致徐志摩短信的作年,参透其中的关节,深入解读徐志摩致傅来义的信,查实胡适博士论文英文版的出版情况,及胡适1922年12月间的身体状况,把握主要时间节点,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考订出徐志摩与胡适初次相识交往的时间,也对这一阶段所涉及的相关人物与事件,做系统查考。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107.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密切,志怪小说《聊斋志异》大多数幻想故事的构思方式就深受道教存想致神思维方式的影响。男主人公在摄想凝思之中遭遇异类,实现了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人生愿望,作者在杜撰这些幻想故事的过程中也达到了自我疗伤的创作目的。  相似文献   
108.
本文给出空间严格凸、CLUB和LUR的新特征刻划,后用这些特征对中一定理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109.
简介了近几年形成的“灵敏结构和皮肤”(Smart Structures and Skins)概念,介绍光纤技术在灵敏结构中的应用,提出光纤灵敏结构今后的几个主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0.
上党古赛写卷中的“前行赞词”多达118篇,对这批讲唱文本展开探讨,可得出以下新观点:第一,前行赞词与宋代参军色致语在功能上是一致的,在文体上却存在很大差异,它们属“同源异流”关系,所以上述差异不会影响过往“前行色渊源于参军色”的判断。第二,古赛仪式中的前行赞词不但赞导、配合、参与戏剧演出,而且对上党队戏剧本的文体产生了直接影响,这为解释“斫拨即杂剧”的说法以及“讲唱文本借用为戏剧剧本”的现象提供了依据。第三,前行赞词《讲监斋》是配合仪式戏剧“调监斋”演出的,从赞词内容及表演形态可以判断,这种戏剧带有佛教密宗艺术的成分,而非学界和民间普遍认为的傩仪傩戏;此外,《讲监斋》对于重新认识元杂剧的某些表演形态也颇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