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34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324篇
社会学   41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刘光顺 《理论界》2009,(2):116-117
本文主要从王阳明先生对良知的有关界定、看法入手探讨他致良知学说的理论基础和实现途径,并就有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四川、河南、河北、安徽和福建省的调查,分析了教育救助对农村贫困青壮年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运用OLS(普通最小二乘法),还是2SLS(两阶段法),结果都证明了教育救助对农村贫困青壮年的收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研究还发现,农村贫困青壮年自致资本对教育救助效果的影响,要明显大于他们的先赋资本.  相似文献   
33.
《大学》中的格物概念尽管与古代宗教中"德能致物"的说法有其历史渊源关系,却也有重要差异,它已经不是古代宗教中的思想而属于战国时期的认识论的领域。本文从先秦认识论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思想史上众说纷纭的格物概念,并依次分析了格物概念中所包含的接物、感通和度量等不同义项。  相似文献   
34.
关于孙中山与海外洪门的关系,以往人们只是注重“塑造”双方的正面形象,缺少对于两者关系恶化的探讨,即使有所涉及,也是站在维护孙中山形象的立场发言.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奔波海外,加入洪门,四次赴美,结识美洲致公堂大佬,共同筹款.起初收效甚微,直到1911年美洲同盟会集体加入致公堂,成立洪门筹饷局,才迅速打开局面.民国成立,致公堂欲在国内立案组党,遭到孙中山拒绝,二者关系恶化,最终决裂.孙中山与致公堂革命目标一致,得以彼此合作;双方由于利益诉求不同,最终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35.
受徐朔方先生启发,[1]164-166拙文《〈金瓶梅词话〉考札》曾对这部奇书卷首的四首[行香子]作过一些探讨,小标题为《也说卷首"词曰"四首》.[2]363-367后来拜读了梅节先生对这四首词的校勘[3]4后方知,我的考察遗漏了《天机余锦》,亦未把彭致中所编《鸣鹤余音》全部纳入研究范围.阅读这些文献后,觉得对一些问题应当作进一步思考,是为"再说".  相似文献   
36.
清朝文官休致的实质是向朝廷和君主交还职事和俸禄.休致的原因主要有年老、疾病和处分三种;休致的方式有乞休和勒休之分;休致年龄前后多有变化,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文官休致后的品衔、俸禄和封赠,主要根据其原有品级和休致方式予以决定.凡被勒休和中低品级官员休致后一般不再复用,而三品以上大臣则无有一定.  相似文献   
37.
因果关系是侵权行为重要的构成要件之一。因果关系的转致是"多因一果"因果关系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对其的认定较为困难。对这一类型的因果关系的探讨,有助于从理论上厘清侵权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关系,也有助于司法实践对这一类型案件的认定,旨在促进司法公平,维护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38.
什么叫“致幻植物”呢?简单地说,就是指郡些食后能使人或动物产生幻觉的植物。具体地讲,就是指有些植物,因它的体内含有某种有毒成分,如裸头草碱、四氢大麻醇等,当人或动物吃下这类植物后,可导致神经或血液中毒。中毒后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的精神错乱;有的情绪变化无常;有的头脑中出现种种幻觉,常常把真的当成假的,把梦幻当成真实,从而做出许许多多不正常的行为来。  相似文献   
39.
仝国斌 《殷都学刊》2009,(2):128-135
动趋式结构可描述为位移事件结构,位移事件句存在着目标取景与过程取景方式的不同.动趋式粘合式结构的典型性与事物位移行为密切相关,位移事件结构映射位移行为方式,实际是位移行为方式固化表达的一种直接后果.  相似文献   
40.
文学理论主体与客体的区分,是认识文学理论活动的一个前提.作为研究者的文学理论主体与其他社会科学理论家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文学理论家在研究过程中的致思方式,至少可以从理性思维、能动性、问题意识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他们的主体特征与素质修养,也会影响到文学理论研究的方式、过程与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