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6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66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116篇
人才学   5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07篇
理论方法论   104篇
综合类   1480篇
社会学   264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71.
浅论元杂剧家庭伦理悲剧的界定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现以男权为核心的家庭伦理生活体系,并以孝与逆、贞与淫、善与恶为道德衡量标准来设置关目、塑造形象,具有悲剧审美特征的戏剧,是元杂剧家庭伦理悲剧的主要特征。元杂剧中家庭伦理悲剧的大量产生既有传统封建文化长期积淀的因素,又有元代特定的时代背景原因。  相似文献   
472.
从任半塘先生看中国戏剧研究的意义和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半塘先生在<唐戏弄>等著作中的论述,使学术界重新面对了戏剧的本质,认识了戏剧形态的多样性,也反省了戏剧研究的资料品质.此后,中国戏剧研究发展的趋向应表现为从以文学为中心转入以表演为中心;从一元的进化研究到多元的形态比较;在新的视野中开辟资料库藏,实现文献学、考古学、民族学方法的结合.中国戏剧研究的百年历程表现为思想解放的过程,先后完成了对等级制社会尊卑观念的超越、对文人狭隘经验与趣味的超越.现在,超越学科方法的局限,使戏剧研究成为现代科学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新一代戏剧研究者的使命.  相似文献   
473.
474.
在现存的几部郑廷玉杂剧中,《疏者下船》的版本差异问题是最为突出的。20世纪以来,对《疏者下船》做过具体研究的绝大多数学者要么对其版本不作明确的价值判断,要么极力肯定元刊本的价值而大肆贬低明刊本,实有"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之势。这种现象对我们今天如何客观评价《疏者下船》乃至整个元杂剧版本仍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通过对《疏者下船》现存诸版本的仔细比较和论证,我们发现:《疏者下船》的元、明两类刊本在故事情节、伦理逻辑、戏剧立意乃至曲词宾白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继承关系,明刊本对元刊本的增删修改具有艺术的合理性和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75.
476.
19和20世纪之交,中国戏剧开始了现代化转型,写实性的话剧被奉为现代戏剧的方向,其现实性与观念性被强化。但写实如一把双刃剑,它既促进了现代戏剧的建构,又阻碍了它的进程。  相似文献   
477.
洪山戏是流传于皖东来安、天长,以及江苏扬州、六合等地的地方戏曲剧种,脱胎于明末清初的傩,因而具有鲜明的仪式性、祭祀性特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其加以改造,使其一跃成为“抗战戏剧”,为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抗日宣传和群众性文艺普及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文章对淮南大众剧团的洪山戏演出模式进行研究,发现剧团在演剧活动中呈现出演职体系规范化、舞美式样成熟化、宣传手段多样化以及管理制度系统化等特点,洪山戏也逐步从“香火戏”发展成为“红色戏剧”。淮南大众剧团在演出模式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戏曲改革工作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478.
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上展演的新创剧目在题材上有向政治剧和底层生活剧集中的趋势。政治剧都以历史剧的形式出现,多表现凶险的政治强力和善良人性及人类基本正面价值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底层生活剧则都在当前的时空中表现社会、经济、精神资源严重匮乏的下层人民的生活实况。剧作家对这两大题材的开掘和表现在思想上超越了以往的深度,在艺术上具有更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它们标志了新世纪以来戏剧创作基本的取材方向和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479.
谢娜 《中国民族博览》2022,(24):130-133
舞台表演作为推广文艺、文化的重要渠道,一直以来都是传统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载体,但因传统文化艺术节目内容过于守旧、表现形式过于单一,大多数观众很难对其一直保有热情,又因地域或方言等客观因素,造成很多传统文化艺术无法正确、有效地传播与传承。就此,相关舞台技术人员开始积极地寻找优化舞台表演的创新出路,而多媒体手段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因此也成为舞台表演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本文通过分析多媒体技术用于提高传统文化艺术舞台表演效果的意义,浅谈多媒体技术对传统文化艺术舞台表演效果的提升,以期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明确方向,为未来传统文化艺术舞台行业发展和社会文化进步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80.
何蔚 《中国民族博览》2022,(20):118-121
本文结合对巴斯内特戏剧翻译思想的辩证思考,对北路壮剧《二下南唐》的翻译中的译者身份、目标读者、文本解读和可表演性进行了探究,以期在民族典籍走出去的趋势下,将壮剧文化向外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