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66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121篇
人才学   6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09篇
理论方法论   105篇
综合类   1485篇
社会学   272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成名作《等待戈多》是后现代主义流派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作品。运用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从反情节、反人物、反语言、反时间、反场景、反悲喜剧等方面透析了《等待戈多》文本中“反戏剧”的艺术创作特色,揭示了这一全新的表现形式所反映的社会心理现实、文艺思想的影响和贝克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并运用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理论阐述了作品能够给予读者的警示和净化作用,以弥补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不足,从而全面透彻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22.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应当以赏析课的作品选讲为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从专业的针对性出发,在选择篇目和讲授重点上,侧重于蕴含“情境冲突”等“戏剧性”原理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和解读,帮助学生掌握与文学表达相通的剧作技巧以及作品得以调动读者情感的原理,使学生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作品中蕴含的人物细腻、含蓄之情感,为学生以“人物-情节”互动模式创造角色、构想情节,对建立现实主义的剧作理念起到积极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戏剧、理解艺术。  相似文献   
523.
在我国传统乐器的发展史中,二胡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演奏形式深受我国广大群众的喜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古人智慧的体现.在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强化对二胡实践课程的教学的重视,有助于实现我国二胡传统文化的传承.基于二胡的特殊性与民族性,在舞台表演有着独特的影响力,能够有效地得到观众的青睐,进而能够有效地促进二胡...  相似文献   
524.
郑素华  朱静燕 《兰州学刊》2007,(11):156-157,172
宋元戏剧中存在着丰富的喜剧性因素,表现在六个方面.其形成并非偶然,戏剧创作、戏班演出、观众需求等环节的商业化影响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25.
符号互动理论集大成者米德在承续“社会行动理论”“多元自我”“境中我”等思想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剖析“自我与社会”关系的符号互动理论。当将研究聚焦于教育戏剧中的“自我与社会”时,符号互动理论作为一种分析框架,为探究教育戏剧中“自我与社会”这一核心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域。教育戏剧作为一种融合象征性符号、语言性符号、动作性符号的教育方法,能从关系性、社会性、模仿性三个维度培养和提升个体自我的社会性认知、社会性人格和社会性行动。  相似文献   
526.
上古歌舞艺术产生于人们祭祀的需要。巫作为其主导者,惯常通过扮演神灵来实现通神的目的,这一方式流变到仪式戏剧中,扮演者则成为戏剧演员。随着巫觋地位下降,倡优出现,上古歌舞艺术的仪式意味减弱而艺术意味加强,其中逐渐分化出娱乐的色彩,最终呈现出仪式戏剧兼具酬神和娱人的双重性质。在演出空间上,其场域经历了一个由空地到宗庙再到戏台的推进,其中暗含着其仪式审美天-地-人的转化过程。而上古歌舞诗、乐、舞融合一体的表现形式经历了从宫廷雅乐到民间百戏的发展过程,也契合了现存仪式戏剧源起和发展的理路。值得注意的是,以仪式戏剧为代表的民间艺术不全是俗气的、鄙陋的,其中包含着独特的艺术特征和美学意蕴。发掘并认可这一类文化的审美属性和价值,是艺术研究的需要,更是美学转向的需要。  相似文献   
527.
赵跃 《东岳论丛》2022,(8):55-61
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传承与传播是各国都要面对的问题。伊朗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其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传承与创新性传播为其他文明古国提供了参照。伊朗戏剧文化在传承古老叙事传统的同时,与当代社会文化相融合,并积极在国际合作框架内寻求发展。对伊朗戏剧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分析,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互通提供有益借鉴,为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寻求更多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528.
当代戏剧从未停止在媒介融合中的重塑尝试。依靠剧场承载并达成观演关系的传统线下戏剧,在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二次创作生成“线上戏剧”,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线上戏剧模糊了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之间的界限,使身体不再成为制约空间置换的绝对性因素。在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多元化屏幕的再媒介化呈现过程中,“虚拟观演”作为现实时空平行空间的真实存在,在通过再媒介化手段拓展传统戏剧边界、拯救日益式微的戏剧产业、推动戏剧文化产业持久发展的同时,亦启迪着未来戏剧的发展,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分析研究线下戏剧到线上戏剧中戏剧“场”的嬗变,可重新认识戏剧在观演场地、观演在场性及观演审美场域的继承与再媒介化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529.
530.
民国时期山西汾阳的基督教会在发现音乐、戏剧、电影等娱乐活动对基层群众的吸引效果后,不仅推动了教会内部的戏剧活动从精英娱乐到宣教工具的转变,他们在汾阳的电影放映与拍摄活动也开启了一个县域社会的电影事业。作为吸引力装置的戏剧与电影活动,在基督教教会的实践过程中以文化入侵的方式促进了所谓的福音传播,也以社会教育的方式实现了现代城市文化生活在基层社会的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