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42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73篇
管理学   1524篇
劳动科学   57篇
民族学   881篇
人才学   559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3269篇
理论方法论   731篇
综合类   9818篇
社会学   1888篇
统计学   57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239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441篇
  2015年   640篇
  2014年   1400篇
  2013年   1160篇
  2012年   1340篇
  2011年   1404篇
  2010年   1302篇
  2009年   1352篇
  2008年   1437篇
  2007年   1034篇
  2006年   897篇
  2005年   881篇
  2004年   824篇
  2003年   671篇
  2002年   655篇
  2001年   569篇
  2000年   492篇
  1999年   246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当艺术的自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蓓 《东方论坛》2004,(4):31-34
摘要:我们的时代充满了泛艺术的现象.泛艺术被人们看作艺术终结的先兆.其实艺术和非艺术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那么容易抹掉.从我们的描述看,艺术品的外延正在扩展.艺术似乎正力图把自己变成包容一切的世界性的“场”.尽管如此,艺术并没有失控,因为创造和接受活动永远是主体性的,只要艺术家和接受者对艺术的态度是真诚的,艺术活动没有被其他功利目的所利用,艺术就有无穷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2.
辽代宫廷教坊乐借鉴并承袭了我国古代的礼乐制度 ,在使用上有严格的规模和规定。在内容和形式上 ,融合并借鉴了其先源民族、西域民族及中原汉民族乐舞艺术之精华 ,又继承了本民族乐舞艺术传统 ,从而形成了集民族性、地域性、与中原文化的相通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3.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动乱最多、人民生活最悲惨的时代。战争、动乱使汉王朝“独尊儒术”的旧思想体制大崩溃 ,导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古代中国思想最解放、最自由。美学思想和精神的自由 ,酿就了艺术创造精神的勃发 ,因而新的艺术形式、艺术规律应运而生并相互融会贯通。此时的盆景艺术正是在绘画、园林、盆栽、赏石等艺术形式的影响下孕育了自己最初的表现形式和美学规律 ,因此可以说该时期是盆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04.
席勒艺术形式原理及其历史意义迄未得到足够重视与全面阐释。"形式消除材料"实即"形象消除生活"。它暗含内容与形式统一基础上的形式优先原则。其历史意义主要在于审美现代性的开辟及艺术形式的张扬。  相似文献   
105.
刺绣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所表现的文化性及由此延展的艺术性 ,有着巨大的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文章从多个视角来看刺绣的各种层面 ,从文化性、艺术性等方面展现刺绣丰富多彩的个性  相似文献   
106.
107.
杨嗣昌《沅水风光组诗》共 1 1首 ,写于乙丑 (1 62 5年 )冬日舟游沅江之时。该组诗展示了沅水下游及洞庭湖尾闾部分 1 30公里左右两岸的秀丽风光和悠久的文化传统 ,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山水的热爱与对隐居生活的流连 ,意境清新明朗 ,风格隽永典雅 ,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08.
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难免会遇到形形色色的突发事件,如开会时突然群情激愤、化解矛盾时反遭众人围攻、突发性安全事故等,若处理不当或解决不好,就会使问题闹得更大,甚至引起更大的纠纷,而不可收场。因此,出现突发事件,作为当事者的领导如何正确对待突发事件,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善后工作,是领导干部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一项本领。  相似文献   
109.
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清真词的艺术特征 ,认为周邦彦善于把握景物的个性特点 ;善于刻划人性人情的独特性 ,善于使用多种离合手法  相似文献   
110.
从儿童文学视角比较《镜花缘》和《格列佛游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镜花缘>和<格列佛游记>进行比较研究的成果不多,且主要集中在成人眼光中的社会批判和讽刺艺术上.本文从儿童文学立场和童话视角出发,展开平行比较研究,析其异同.发现这两部童话价值颇高的长篇小说存在着既相似又各具特色的儿童文学艺术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