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8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48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40篇 |
人才学 | 54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393篇 |
理论方法论 | 86篇 |
综合类 | 721篇 |
社会学 | 115篇 |
统计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93篇 |
2013年 | 94篇 |
2012年 | 106篇 |
2011年 | 150篇 |
2010年 | 112篇 |
2009年 | 89篇 |
2008年 | 123篇 |
2007年 | 89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61篇 |
2004年 | 83篇 |
2003年 | 62篇 |
2002年 | 61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2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黄光耀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5,21(2):79-82
在世界历史学领域,“苏联体系”公开主张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世界史研究,最先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史体系的创建工作,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然而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苏联世界史体系也存在着某些弊端。因此,对苏联世界史体系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和世界史学科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万长松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5)
孙慕天教授是俄苏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末他初涉这一研究领域,至今整整40载.在国内,他首创"苏联自然科学哲学"这一研究方向,创建了第一个研究苏联自然科学哲学的学术共同体;他率先阐发了20世纪60年代中叶以来,苏联自然科学哲学研究重心由本体论向认识论和科学逻辑转移这一重大变化;他首倡开展比较哲学特别是比较科学哲学研究,并以科学动力学为例,对西方和俄苏科学哲学进行了比较研究.孙慕天敢为天下先的学术创新精神值得自然辩证法业界学习. 相似文献
14.
后苏联到来过程,伴随着对苏联的批判、否定。这种潮流,既是文学的产物,也推动着文学的发展,由此推动了后苏联重新书写苏联文学的潮流。这种文学,包括回忆录、人物传记、苏联历史题材的小说等文类,成就了后苏联看来属于历史文学的潮流。这种历史文学潮流,在1990年代,其作者多为苏联的亲历者,苏联也就成了被否定性的叙述对象。历史文学潮流的这种否定性叙述持续到1990年代末,此后被对苏联的怀旧性叙述所替代。 相似文献
15.
共产国际为中共提供财政援助情况之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不断地依靠共产国际(实际上主要是从苏联)定期提供的经费援助开展活动。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初中共建立起南方根据地、中共中央由上海迁往中央苏区,才有了根本性的转变。而定期获得经费的情况虽然就此改变,但中共依据自身的实际需要,不定期地向共产国际提出申请、进而获得相应的财政援助的情况,却一直延续到共产国际解散之后。来自共产国际的这种财政援助,无疑对中共自身的发展与成长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莫斯科方面提供援助的部门和渠道变动不定,再加上中共长期处于秘密工作状态和战争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16.
对社会发展的探讨是研究发展观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认识过于片面,即: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增长。而后者往往又等同于某些经济指标的增长。在这些言论中,忽视了社会的主体,也是其根本———劳动者。对于社会主义中国而言,劳动者的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而劳动者的发展又包括两个方面:素质技能的发展和社会地位的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经常被连在一起使用,这实际上反映了一个有意或无意的概念偷换过程,即,社会发展就是经济发展,或者,严密一些,社会发展约等于经济发展。这种发展观,在西方非常盛行,一度占主导地位,中… 相似文献
17.
规范失序与价值解体:村庄语境下农村低保研究——以鄂东北S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界关于农村低保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制度、政策和乡村治理的层面,而较少从农民和村庄的角度来理解。在村庄语境下考察村民申请低保的理由,发现村民的要求远远超出了低保的功能。村民需要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帮助,还有政治上的认可和社会性的救济,低保被赋予了极其丰富的意义。低保成为了人人均可申请,但大部分又得不到的矛盾集合体。村民以自我为中心,不断寻找申请低保的理由,而不考虑其他人是否更应该得到;村干部失去信任,无法主持低保的评选工作。村庄作为一个共同体已呈现规范失序、价值解体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个人崇拜之风曾于苏联长期盛行,几乎弥漫了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再到勃列日涅夫执政的近半个世纪时间。这一历史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首先,俄国历来崇尚皇权;其次,领导人长期实行集权统治;第三,干部任用制度存在严重缺陷;第四,政治高压运动不断;最后,领导人的虚荣心使然。个人崇拜现象的消除,既要不断提高大众的文化思想水平,也要积极地从政治体制的改革入手,使得领袖个人权力受到应有的监督与制约。 相似文献
19.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文化进入“千年未遇之变局”,这一变局至今尚未完成结束。中国的文学理论与中国其他学术领域一样,一方面面对几千年来积累沉淀的学术资源、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失效和断裂;另一方面则遭遇到西方现代文明及其学术思想的冲击。从“体用之争”到“科玄之争”,从“启蒙”的呼唤到“救亡”的变奏,从“苏联模式”到“西学新潮”,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接受的是苏式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哲学。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哲学经毛泽东等人的阐释逐渐“中国化”并成为中国哲学的主流。它是一种实践性与通俗化更为显明,既有教条与政治化倾向,也有实事求是之精神,并注入了民粹主义(或民本主义)、儒家哲学等中国传统思想资源的带有苏式与中式双重特色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